如果不交养老保险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到达退休年龄之后,不能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不建议这样做。因为毕竟每一个月存500存的银行里的话,那么银行的利息是抵御不了通货膨胀的风险更。增长不过这个CPI的增长,所以说存在银行里的钱可以说是贬值的一个状态,那么若干年以后你到了退休年龄,那么存在银行的钱实际上就不怎么值钱了。所以既然你每个月,能拿出500块钱来存银行,那么还不如将这个钱,直接交个人社保,因为这样的话对你本身来讲,是非常有一个保障,因为每年的社保,都是在增长的,那么它是有一定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如果你现在不再继续打工。要自己给自己做生意的话。这种情况你如果在购买社保的话,就要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购买你的社保。目前来讲,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购买社保。只能购买职工医疗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并且他们两者需要同时购买是不可以单独购买的。有些省份是可以单独购买职工养老保险。但是不可以单独购买职工医疗保险。所以我个人建议,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是同时购买。如果说你每月存500块钱,那么基本上不如购买社保来的划算。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存款,每年都是在通货膨胀都是在贬值。他并不能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
不可以。养老金的计算跟社平工资挂钩,而社平工资每年都在以8~10%的速度增长,这一点是任何投资理财和商业保险比不了的。每个月500元、每年6000元的投入太少了。这个投入水平,连投保60%的基数都达不到。即使按照60%的缴费基数投保30年,将来的基础养老金也不过只有0.24倍的社平工资(退休上一年度的)。假设现在社平工资5000元/月,年均增长5%,30年后的社平工资就是21600元/月,退休养老金基本可以拿到5200元/月。这个养老金可以保障基本生活,但是养老生活质量比较低。
在这个时代,80.90后已经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了,都意识到未来养老要靠自己,也就是说工作的三十几年要准备60多年的生活费,这压力还是满大的,尤其30岁之前的人还有部分是月光,更别说是准备后期的养老金了,所以每月交的养老金是非常重要的,滴水成河!所以建议继续交养老保险。人总是高估自己的储蓄能力,而低估自己的花钱能力。我们不能忽视人性,我们总是想随性,真正能自控的将一件事坚持几十年的人很少,人的本性不是坚持,更多的是享受当下。
就算真的每月能存500大洋,并且坚持几十年,那么存在哪里是个问题了,存银行(长期)?可能你会觉得抵不过通货膨胀!只能找稳健型的,或者基金定投。但这样就忽视了一个问题,这些钱的流动性都是较好的,也就是说每月存的这笔养老本很容易被挪用,一旦被挪用,再存就更难了(尤其是存的额度已经很可观的时候)。所以养老本不但要考虑安全,还要考虑不能被轻易挪用,养老金是最好的办法。
国家规定15年就可以到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并且死亡了可以领取丧葬抚恤金等,并且退休金等都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怎么算还是国家保险更长久合算。商业保险首先保险公司是要从你的保费中盈利的,并且具体的运作情况也不一定什么情况。与你交的保费而言,领取的退休金在你退休的时候是否能达到国家养老水平也不一定。具体的服务水平较国家而言还是有差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