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亲身实践来说,这两种对手机的伤害都不是很大,我给爪机充电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会夜里充,有时剩一半电的时候充,有时想起来就充,用了两年一点毛病也没有。目前的智能手机使用的都是锂电池,当手机电池充满之后,会自动切断充电电源,避免超负荷的过充,所以不用担心造成手机电池的损伤,不管是充一夜还是随时充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手机充电并不是百无禁忌,下面这些情况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充电线、充电器不能混用
首先,充电器混用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苹果用户,由于iPad与iPhone的充电器外观及插头没有变化,很多人就会选择拿iPad充电器与iPhone充电器混用。如果用iPhone的插头给iPad充电,就会发现充电的实际时间会变慢,原因在于iPad充电器的功率实际上要大于iPhone充电器,因此,如果使用大功率的插头给小功率插头的手机充电,速度则会加快很多。
此外,充电线混用也是错误的。充电线的选择方面也和充电器的道理一样,能用原装的,才是最好的。而混用充电线的后果很危险,据记者了解,很多人都会选择用充电宝,那么少不了用充电线,倘若充电线的质量不过关,那么就极容易造成充电宝与智能手机的损害。
(二)不要边玩手机边充电
边玩手机边充电的做法十分不可取,这样做会延长手机的充电时间。众所周知,屏幕是手机最大的耗电来源,边玩手机边充电,手机会自动判断将主要供电传输给耗电更多的屏幕背光,导致给电池充电的速度会减少许多。另外,你或许会注意到,当你边玩手机边充电时,手机本身会变得非常烫,这是因为手机运行时其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热量,再加上充电时电池产生的热量,就会导致手机整体温度升高。而温度正是电子元器件最大的杀手,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充电的时候玩手机。同时,出于安全性考虑,在需要用手机通话时,也最好拔掉充电插头。
(三)使用原装充电器
上一上某宝,你会发现有大量廉价的充电器出售,它们虽然价格比原装便宜,但在质量、安全性上却没法保证媒体曝光了不少用了假的充电器导致手机损坏甚至爆炸的新闻,都是血的教训。相反,只要使用正规匹配的充电器(最好是原装),手机过夜充完全不用担心充电时间太长,对手机电池造成伤害,因为夜间一般也就七八个小时,并不会对手机造成伤害。
(四)不要等到没电才充电
一般我们都会有一种想法就是手机的电池电力要全部放完再充电比较好基本上是没错的,因为我们在以前使用的充电电池大部分是镍氢( NiH )电池,而镍氢电池有所谓的记忆效应若不放完电再充的话会导致电池寿命急速减少。因此我们才会用到最后一滴电才开始充电。但现在的手机及一般IA产品大部分都用锂(Li)电池,而锂电池的话就没有记忆效应的问题。若大家还是等到全部用完电后再充的话反而会使得锂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无法反应而寿命减少。最好的方法就是没事就充电让它随时随地保持最佳满格状态 ,这样你的电池就可用的又长又久喔。
先说结论:
1、充电一夜对手机电池有轻微损害,但不大。
2、电量没用完就充电对延长电池寿命是有益的。
原因如下:
1、许多人都习惯睡前插上充电器,早上起来再拔掉,这种充电习惯十分正常,而且如今智能手机都会有充电IC对电池充电进行保护,充满就会停止充电,长期挂着充电头对电池也基本没有什么损害(笔记本电池也是如此)。
但是问题来了,当电池充满停止充电后,手机待机会缓慢掉电(一些手机待机1夜甚至会掉10%的电),当电量降低后,充电器又会开始工作,把电池充到100%。
这样就会出现充满-掉电-再充满-再掉电的情况,手机电池会一直经历充电循环造成电池损耗。
现在已经有一些厂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索尼就推出了“慢充”技术。
简单的说,开启电池保养模式会后,手机充电到90%时会停止充电,然后在用户起床拔线前再充满,避免其它手机在晚上反复从97%~99%充到100%的情况,理论上可以有效地延长电池寿命。
另外听说下半年一些国内厂家也会引入这个技术保护电池。
2、电没用完就充电对手机电池是有益的。
相信各位读者都听过各家手机厂商吹嘘自己的电池循环次数,什么800次循环以后还剩80%的电量之类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循环次数,是电池从0-100%的完整充放次数,即将电用光后在充满算1次,而不是充上电就算1次。
所以提高充电频率,少用多冲可以有效延长手机电池寿命
另外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到,一是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是有限的,多次循环后电池容量会降低;二是目前的电池技术一般可以保证两年内(也就是600-800次循环)电池容量依然保持在80%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你特别在意手机续航,一定要买一个电池容量较大的手机,一些电池容量勉强够用的手机在衰减后很可能就不够用了。
而且按照现代人1-2年换一部手机的速度,一部手机的电池用坏并不会成为换机的主要原因,题主不用过于担心电池寿命。
都没有什么影响,怎么方便怎么用就是对的。
以前充电比较讲究,因为那时候用的是镍氢或者镍镉电池。这些电池虽然也能充放电,但是由于存在记忆效应,如果多次在完全放电的情况下被充满电,会导致内部结晶形态的变化,从而使电池的容量下降。另外那时候电池的充放电技术也不够先进,很多充电电路用的是浮充,也就是不管满没满固定充一个小电流,这样很容易造成电池在长时间充电之后发生过充,也会造成电极结晶缩短寿命。由于这些原因当时的电池最好一次用完再充减少充电次数,充满后及时取出,再加上早期的电子产品比较昂贵大家都比较珍惜,就留下了很多充电方式的说法。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手机电池普遍用的是锂离子电池,而锂离子电池的一大优点就是没有记忆效应,随时充电随时使用都不需要有任何顾虑,锂电的寿命也和放电深度没有什么关系。再加上现在的充电电路都能实现精确的充电控制和充满自停,既然不会过充,那么电池一直连着充电器也没有什么影响。最后,当代的电子产品都是消耗品,在电池寿命耗尽以前手机通常都会过时,更换电池也很便宜。所以没有必要在充电上太过纠结追求满充满放,给自己创造方便最为重要。
另外,过去的铅酸或者镍镉镍氢蓄电池在使用前需要激活,先进行几次满充满放循环,但是锂电池也不需要这一过程,到手就可以使用。事实上锂电池的激活过程已经在出厂时完成,正常使用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