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一个妹子聊天,她说更喜欢那种书信或者是Email的赶脚,因为那样子的友谊也许会持续的更久一些。 突然觉得很悲伤。 不知道现在还有几个人会用书信的方式去交流? 但是,那依然是一种美好,一种期许,一种等待。 如果 没有了微信,扣扣,陌陌,微博等等聊天软件 。你会选择一封久违的书信给对方吗? 期待一份久违的感动,期待一份久违的爱情。
高中时候看杂志报刊,上面末尾看到有推荐人的姓名跟地址,正好看到跟我同年同月生的一人,于是我就按照上面的地址写了封信过去,还真有这人,居然能收到我的信,过了两个多月就有回信过来了,之后我两个就一直写信来往,成了笔友,如今成了网友,期待他的书信却是我日常中最挣扎的事。
会啊,我有同学会收到别人给她寄来的书信,用小小的邮票贴着,虽然一封信才要不到两块钱,(一般来说都不到,)但是,那种从远方而来的信件,会比在及时通讯工具上表达的感情要深厚的多,毕竟现在写信的人不多了,要珍惜给我们写信的人啊。
不会,不过历史的车轮无法倒转,实体信件已然被E-mail等通信方式所替代,再去计较这种形式,再去复古或复辟都是不足取的,因QQ、E-mail替代实体信件所造成的损失,只能用其他方法弥补,正所谓“业内损失业外补”。
我相信很多人期待收信,而且收到信件会使很多人感到愉悦,这很可能也会有良性循环和滚雪球效应。在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足够多人写信)上,最终结果是,写信的人越来越多,书信也许会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
见字如见人,能看出一个人的态度与心情写信的那份仔细,与收信的那份期盼,也许是QQ、电子邮件、短信永远无法体会的。每个字都能感觉出那份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