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金海,陆军第47集团军139师416团5连9班战士。1986年10月14日,顾金海随连队参加“兰剑-B”行动。他和战士李如柏、毕东玉组成第一突击队第一战斗小组,仅用3分钟就突破了越军604号阵地前沿,保障全队迅速占领了该高地表面阵地。进行纵深战斗时,顾金海和毕东玉正在向前搜索,突然从附近一个很隐蔽的屯兵洞内扔出一枚手雷。危急关头,顾金海迅速将毕东玉推倒在地,而自己的头部、胸部、右臂等五处被炸伤。其他突击队员急忙为顾金海包扎伤口,准备送他下阵地,他却坚决不肯,仍继续坚持战斗。
家乡有位烈士叫杨根思,小时候每一年的清明,学校都会组织走去陵园扫墓,那时候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半天不用上课了,调皮了还会去小山上拔棵树苗带回去。上了高中,大学,放假回家偶尔去陵园转转,除了常青的树,干净的小路,就是烈士的雕像。突然有一天,看着周遭的一切,觉得好寂寞,或者说寂寥。虽然身边、听说、书刊、新闻、故事里有很多英雄,但真正潜移默化受影响的,应该就是杨根思了。 杨根思,我们的连长,一心为革命,一心忠于党。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实现人类的第一次登月,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在这次“人类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月表行走,而阿姆斯特朗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也从那时起,成为流传最广的话语之一。
孤身抗日的平民女英雄成本华,安徽省和县人年仅24,被日本军人抓住后囚禁惨遭日本鬼子士兵轮奸,至死也没有透露过任何情报,面对鬼子严刑拷打临危不惧,最后以微笑面对死亡的到来,日本鬼子拍摄此照片以表达他们的嘲笑之意,但是她的最朴实的微笑却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英雄。
我是做建筑木工的。所以对这些工程建设方面有所建树的人都比较佩服。尤其是建高铁铁路的,遇山打洞,过河架桥,条件之艰苦,令人难以忍受。各个行业,那些兢兢业业,不畏艰险的工作者,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我觉得他们都称的上是英雄,说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也不为过。
在来自周围人的冷眼与嘲笑声中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成功,改变了时代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个滋味的苦涩程度,在迷茫的时候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而给自己力量的只有每一次实践中收获的微乎其微的成果,和一些来自极个别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