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纠纷情况,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调解,二是诉讼。
调解,可以自己找到对方进行调解,双方就此事进行商量,如果商量得通,更好,如果两个人没办法达成调解,可以寻求当地居委会或物业的帮助。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做为您需要向第三方表明自己的调解想要达到的目的,即请求事项,第三方居于中间地位,做为居间调解。如果经过这样的程序双方依然无法对请求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的话,调解到此结束。
诉讼。就是将对方起诉至法院,由法院来给此事进行处理。首先需要您书写一份起诉书,起诉书写明请求事项,像您这种墙体大面积脱落,对方给您造成了经济损失,具体数额您得计算一下,可以打听一下修复的话需要多少钱,因为法庭上法官会问您要求赔偿的数额是以什么为依据来计算的。
当然,民事案由中有一条是恢复原状,因为恢复原状的话,将来执行不好执行,原状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原状不太好掌握,所以我个人觉得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也就是赔偿具体数额的金钱更加有效,更加便于执行。
打官司讲证据,所以要保存好证据,可以拍照片,可以要求物业或其他人做个见证。录音,录像都可以很好的形成证据链。
另外还有一点,关于损失这个问题,有时候可能会需要找相关的鉴定部门,这就涉及到鉴定部门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您提的价格高于鉴定部门的价格,将来可能要承担较多的鉴定费。
我家也经历过两次这样的事,一次认了倒霉,一个对方请人给修好了。
其实让对方如何赔偿,最大影响的不是损毁有多严重,而是你面对的“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我第一次家被淹的时候我还上高中。当时爸妈在外面做生意,我自己一个人住。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发现有滴水声。仔细一看,水漫金山了。房顶好几处在滴水,地上都湿了。
我赶紧去找楼上,敲了很久才给开了一条门缝,还有保险锁连着。当时我特别愤怒,但发现楼上住的是一个老人。有80来岁了吧。他居然不知道水龙头忘关了。他家也淹了。我跟他用喊的,他才勉强听见我说什么,可能是耳背。
看他那样我也不忍心说什么,告诉他关掉水龙头就算了。后来我爸妈找人重新清理,刷的墙壁。地板也重新换了。像这种你告哪儿都没用。一孤寡老人,别人也没招儿,自己难为孤寡老人也觉得缺德,只能自己修修算了。
第二次被淹是个三口之家,停水忘关水龙头了。但这家也不错,直接找人给我家做了清理,刷了墙。地板泡了一下,也不太好了,但我们就算了。都是邻居。
类似这样的事情,一定要看遇到的人讲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可以去告,但说实话,这时间成本你搭得起么?特别麻烦,里里外外好几天,最多也是给你简单修整一下,出一个这个费用。
建议跟邻居协商一下吧。各退一步。毕竟这种事情谁都是受害者,相互理解协商解决会好一点。
怎么说,个人感觉有公与私两种。公就是走法律途径,私就是上下楼之间自我协调。不过,除非楼上的住家过于无礼,要不一般情况下还是自我协调来的方便,毕竟走法律途径比较麻烦,程序也比较多。
几年前,我搬入新家,也是被楼上的漏下的水将书店搞得一团糟。但是我与楼上进行了协调,根据人工与材料等方面的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楼上赔我重新修理的费用,我自己再叫工人翻新。其实,协商时也咨询了律师行,得到的答复是小事情,走诉讼程序不是太理智。
协商时得注意方式方法:
1)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认为是楼上的错误,就得理不饶人。这样不仅事情无法解决,还可能由此结下冤仇,不利于自己。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如此,可是楼上就是不愿意,甚至最后被漏的愿意自己出钱,自己出人,对方还不愿意。最终解决无果,只好用个明管将漏水排出室外。不仅不好看,而且也很揪心。
2)赔偿事宜,以合适为主。不要因为被漏了,就一直要求对方,要有一定限度。对方感觉合理,双方才有和解的机会。要不一直拖着对哪一方都没有好处,哪个没有工作与生活,耗在这些上,自己心情也无法畅快。
总之,本着解决事情的态度,好好与楼上协商。从各自的角度为对方想想,这样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另外,赔偿事宜,一定要合理,不能无限夸大。
对于此类纠纷有二种方案。
一,调解,能同住同一个小区并且是上下楼的邻里关系本就是一种缘分,和平的解决方式有利于你们以后见面不尴尬,相信对方也不想这种事发生,愿意赔偿当然最好,双方各让一步,这毕竟是一笔意外支出。
二,诉讼,如果第一种方法不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那就法庭相见。
先礼后兵 真君子👍
如果是我,我会找对方理论,如果对方不肯赔的话,我就会走法律程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