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一词来自印第安语,意即“如雷贯耳”。关于这个瀑布有一则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位美貌的印第安姑娘被部落的酋长相中。酋长想娶她为妻,但姑娘不愿意,于是,在新婚之夜,她独自划着独木舟沿尼亚加拉河而上。在河水中,姑娘变成了美丽的仙女,后来经常出现在大瀑布的彩虹中。尼亚加拉大瀑布也叫马蹄瀑布,根据其形状而来。“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在实际见到瀑布之前,听到酷似持续不断的打雷声,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有很多途径,最普遍的就是乘坐雾中少女号,行驶到大瀑布底部,穿上蓝色雨衣体验飞瀑狂潮,这已经几乎成为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标志性体验。除此以外,还有乘坐直升机、漩涡喷气艇、高空观光缆车等其他方式。不喜欢从众或热爱高空体验的人,可以选择乘坐直升机。想要跟直升机合影留念?不用自己动手,直升机基地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你拍照,上飞机和起飞之前,一张也不落。等你飞一圈回来,照片已经冲洗出来并为你包好了。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Falls)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与南美的伊瓜苏瀑布及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合称世界三大瀑布。她以宏伟的气势,丰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游人。从伊利湖滚滚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流经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0多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之势冲下断崖,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名称由来:雷神之水】“尼亚加拉瀑布”也直译作拉格科或尼加拉瓜瀑布,“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水源——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河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边界。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多,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仅56公里,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2~3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水流也较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变窄,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形成了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之后,在峡谷里继续翻滚腾跃,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上以高于大瀑布的流速每小时35.4公里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险的漩涡急流,又冲进深38的漩涡潭,然后一个蛟龙翻身,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在尼亚加拉瀑布,为了让游客充分观赏瀑布并领略瀑布的磅礴气势,这里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美、加两国在河的两岸个建造了一个码头,配备了4艘游船,每艘能载客数百人,其中“雾中少女”(MaidoftheMist)号游船最为有名。自1846年开始,这艘游船著名的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引领游客与瀑布亲密接触。尼亚加拉有过太多冒险故事,每年这里都有一些冒险者涉水在大瀑布横切出的峡谷边缘寻求刺激。这中间也不乏挑战自我和厌世的人,所以,每年当地的媒体上,都可以看到不少冒险者用种种奇特的方式随瀑布坠落峡谷和自杀者跳崖跌入谷底报道。从1901年起,曾有16人试图成功跳入尼亚加拉瀑布,他们都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只有10人生还,因为物体从尼亚加拉瀑布上落下的速度可达352.8公里/小时。1901年,密执安州女教师安妮·埃德森·泰勒将自己和自己的爱猫装进一个木桶里从瀑布上冲下来,希望为学校集资,她和自己的小猫毫发无伤,可也没获得多少资助。如今,木桶的仿制品在大瀑布博物馆里展出,每年被几百万人抚摸;2003年10月21日,一名名叫科克·琼斯的美国男子跳入尼亚加拉瀑布,结果奇迹般生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