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九零年代的我,小时候就盼着过年,第一放寒假了可以和兄弟姐妹们聚一起玩,第二接近过节家里会串亲戚有热闹的感觉,第三还有最喜欢的压岁钱,虽然都被没收了,但那个年代毕竟是从自己手里接过来的哈哈。现在的春节早没激情了。走亲访友成了一种形式。压岁钱也成了一种互换的亲情。早就忘却了小时候的热情。
当然是过去的过年方式。我也想了,为什么呢?过去,我们年纪还小,觉得过年会放假,可以穿新衣服,吃肉,可以得到压岁钱,可以买个摔炮摔一摔。好幸福。现在过年的方式没有变,但是想吃什么随时可以吃,我们已经对好吃的不那么渴望了。适婚的怕问对象,工作的怕问收入,所以也不太喜欢了。
我们小时候的那种过年更有意思。小时候的年过得有滋有味,一过小年,就开始打扫卫生,磨豆腐,杀猪,杀鸡,感觉每一天都是在为过年准备,所以除夕这天的年夜饭格外的重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啥都能买到,也就少了好多的乐趣。还是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过的年让人难忘啊!
我想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过去的过年方式吧!一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心境变了,没有了小时候的那份准备过年的激情了。二是小时候过年可以穿新衣,吃很多好吃的,还可以与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而现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吃美食,穿新衣不用再等到过年了,也少了那一份期待。
过去的,以前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能穿新衣服,能吃好吃的,现在即使不过年,吃穿也可以随时解决,姥姥家是西北的,过年有炸“大果子”的习俗,每年过年前一天都会炸,满屋子的油味,我虽不喜欢吃,但是也还是很期待的,姥姥不在了,家里人就没人再炸过。
我更喜欢之前的,想一想现在如果抛掉长假和回乡看看家人之外,“过年”本身真的还是那么备受期待吗?我们会发现“年味儿”一年一年在丧失,尤其是近几年移动浪潮到来之后,我们的传统进一步遭到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