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想要成为好的笔杆子,就得不断学习,学无止境,尤其是对写作者而言,我们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新事物,接受不同的理念,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写作最怕闭门造车,需要你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水平,一步步突破自我。
想要写出有深度的理论,成为一名出色的笔杆子,需要做到善于思考,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有些人就能写出一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的文章,区别在于思考能力。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一定是善于思考的。哪怕只是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也是带着思考去做这些事,从中挖掘到别人看不到或者没想到的素材,善于思考,让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更有深度,也能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素材。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优秀的写作者需要具备的。
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当你还是小白的时候,找一位你喜欢的,认可的名家学习。多研究他的作品和写作风格,慢慢的,你一定会学习到一些什么,领悟到一些什么,风格也会向名家靠拢。等你的风格稳定,文笔纯熟了,你就不需要模仿了,那时你也可以进行创新,在此之前,你要不断地模仿,通过模仿锤炼自己的写作风格。就像那句话说的,站在牛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写作也是如此。
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高于实践,同时又指导着实践。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日常生活小亊,男女之间,烧茶煮饭,人与人相处……。大千世界,无所不包。样样都有理论。这些理论都是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遵循。要想写岀具有深度的理论,一点得有点文化基础,能拿起笔杆写岀来。不然岂不是茶壶倒饺子,有货倒不岀。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具备丰富的知识结累。
还是要多见世面比较好,所谓世面,并不是坐井观天就能够拥有的,需要我们不断去认识新的朋友,不断去行万里路,不断去见识这大千世界,从而形成比较正确的三观,形成更加广阔的视野。一个人见过的世面,最终会融入血肉,再转化为深度的输出。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笔杆子,就要多出去见世面。
要有好的“笔杆子”和有深度的理论,那是不一样的,要有好的“笔杆子”,只需要背、记、抄就行了,越是感情大于思维的,就会写的越好。而有深度的文章,就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了,因为背、记、抄,那都是别人的东西,一变化你就找不到北了。想事情要全面和长久,不能被整个世界和未来证明对的东西,就都是错误的,受环境和现在影响的理论,都是一叶障目的假真理。所以要写好文章,就要有自己的感情和思维,注重感情的一般文笔好,逻辑思维不够,写不了理论性的文章;相反有自己逻辑思维的一般写理论性文章较好,写说明和故事、感情、风景方面的就写不好了。看自己是那方面人才,向那方面发展,想全面发展基本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