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很多种剂型,常见剂型有粉剂、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浓悬浮剂及胶体剂、乳油、种衣剂、油剂、缓释剂、烟剂、粉剂。粉剂是很细的粉状混合物,95%粉粒可通过200目筛(筛孔内径74um)。主要是供喷粉使用的低浓度粉剂可以直接喷施,适用于水源困难的地区使用;高浓度粉剂用于拌种、配制毒土等使用。粉剂不能用于兑水喷雾。3.2粒剂。由原药、载体和助剂加工成的粒状剂型。它是由粉剂派生和发展的多规格、多形态、多用途的剂型。粒剂按粒径大小分为微粒剂、颗粒剂和大粒剂,粒径大于大粒剂的被称为块状剂,或称丸剂。
按载体解体性区分,遇水不分散的粒剂称非解体性粒剂,遇水分散的粒剂称为解体性粒剂。非解体性粒剂的有效成分逐渐从载体中释放出来而发挥药效,多以颗粒剂或微粒剂出现,制剂种类多、用途广。解体性粒剂又称为水分散性粒剂,多以大粒剂或颗粒剂出现。多用于土壤处理。可湿性粉(WP)。易被水润湿并能在水中分散、悬浮的粉状剂型。以不溶于水的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填料混合,经粉碎而成。该剂加水可稀释成稳定的、分散性良好的可供喷雾用的悬浮液。可湿性粉剂在农药剂型中占有较重要地位,与乳油比较,它不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它又具有粉剂的某些优点,如包装、运输的费用低,而有效成分含量较一般粉剂高,较耐贮存。
尤其是除草剂、杀菌剂多为固态原药,其中有的原药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有机溶剂,这不适合加工成乳油,而适于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的药效比同种原药的粉剂好。还可用于拌种、土壤处理、灌根、配制毒土、毒饵等。可溶性粉(WS)。制剂外观似可湿性粉剂,而有效成分含量通常高于可湿性粉剂。同种药剂,二者有效成分含量相同时,可溶性粉剂的药效高于可湿性粉剂,包装、运输同样方便;与乳油相比,药效相近,但不需用有机溶剂,助剂用量相对较少,这不仅可降低产品成本,而且对环境相对安全。该剂型加水稀释后既可使用,应特别注意防湿包装和干燥贮存。
浓悬浮剂。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有多种助剂的水介质或油介质中能流动的高浓度黏稠剂型。以水为介质的浓悬浮剂常简称为悬浮剂;而以油为介质的浓悬浮剂则常简称为油悬剂,可供飞机或超低容量喷雾用。它兼有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的一些优点,耐雨水冲刷、不易燃、不易出现药害等;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随着农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改进,农药剂型的种类越来越多。根据理化性质、使用目的和施药方法,农药剂型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用于种子处理的剂型,如干拌种剂、悬浮种衣剂和湿拌种剂等;液体剂型,如水剂(AS)、微囊悬浮剂(CS)、可分散液剂(DC)、乳油(EC)、水乳剂(EW)、微乳剂(ME)、油剂(0L)、悬浮剂(SC)、可溶性液剂(SL)、展膜油剂(SO)和超低容量剂(UL)等12种;固体剂型,如微囊粒剂(CG)、干悬浮剂(DF)、粉剂(DP)、细粒剂(FG)、颗粒剂(GR)、大粒剂(GG)、微粒剂(MG)和可湿性粉剂(WP)等12种;其他剂型,如气雾剂(AE)、缓释剂(BR)、烟剂(FU)、饵剂(RB)和熏蒸剂(VP)等。传统的剂型主要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和颗粒剂。粉剂(DP):供喷粉用的具有规定粒度的粉状剂型,加工方法简便、成本低,施用时无需水。可湿性粉剂(WP):由不溶于水的农药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填料混合、粉碎而成,具有附着性强、对环境污染轻的特点。
农药剂型是指原药经加工后而形成的不同制剂的形态简称剂型。原药是指从工厂里生产出来而未加工的农药,原药加工成不同剂型主要是为了便于应用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各种剂型根据其特点和技术要求有固定用法,不能随便改变。常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烟剂、乳油、悬浮剂、水剂等。农药剂型的发展很快,其种类和用途也越来越多。除上述农药剂型外,还有缓释剂、漂浮剂、片剂、糊剂、毒饵等剂型。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四大剂型。其他还有乳粉、胶悬剂、超低容量油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剂、气雾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