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什么事情都应该很简单,说到有趣,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心想变成一个,风趣幽默,有趣的人。我首先发现,有趣的人和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现在为什么痛恨随大流和大多数人所说的平凡。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有趣了,我觉得开心就是有趣,能够让每天过得开心就是有趣的人,并不在意别人是怎么认为的有趣。而,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世界的有趣对每个人是不同的,怎么会有绝对的有趣,成为有趣的人,很简单,在生存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然而,一般的有趣,也就是发现想法不讨厌的同时又很新奇,有趣本身便是去了解自己不了解又感兴趣的东西。
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无趣。不少的回答也都明里暗里透着 “我很有趣”的信息。说一句烂俗的段子,不是有趣;经过了自己的加工,带有个人感受、感悟的段子,算有一点点趣;明明有很多俏皮话,却憋住不说,无意于给人留下有趣印象的,是内在的有趣。不能免俗地说到自己。年轻时自创了大量俏皮话,并以《蛋白质女孩》风格发表过小说。现在仍有很多俏皮话浮现在脑海里,但都忍住了。无他,男人四十,如无钱,你的有趣不过是点缀。只有你具备了强大的能力,别人才会欣赏你的有趣。当然,二十出头时不一样。那样的年纪,怎么放肆张扬都可以。
有趣的人不仅要知道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有趣东西,而且总能“超预期”,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意料之外、惊喜的价值感。不拘泥于现状、不畏惧权威、不迎合、敢于挑战、有立场是有趣的人的标配~例如,大家本不该沉默却又保持沉寂的时候,挺身而出,打破常规,去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提出自己对事情的思考和建设性意见,无畏地去坚持自己认为有意义,并且能够为集体创造价值的观点,即使蹭一鼻子灰,确实给事情带来转机和影响,就很酷。敢于站出来本身就在践行有趣。坚定做自己,去保持好奇心,去涉猎更多好玩的东西。
你们所谓的有趣,只不过为了别人的认可赞同,却又要显得漫不经心。明明在意别人的看法,却要装作对一切都若无其事。有时候去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往往就是为了有人评价你“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很多人旅游,看书,以为这样就可以让灵魂变得“丰满”,其实有趣或者无趣是天生的,后天做什么并不能改变什么。也许你会很多技能,有很多特长,这能为你吸引一部分拥趸,但也仅限于此。真正有趣的人,其实往往是很孤独的。
肚子有东西,自然会变得有趣。一个人有不有趣,到底有谁来决定呢?别人还是自己?作家还是百姓?研究人员看的专业书籍有趣吗?爱因斯坦推理的数学公式趣吗?对你来说无聊至极对他们可就如同解谜一样的有趣了。讨好型人格的人爱问这个问题,想变得有趣的目的是为了讨好别人,却忽视了自己。与其苦思冥想如何变得有趣,不如取悦自己,用知识和能力取悦自己,保护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别人自然会对你好奇慢慢靠近你。
如何变成一个有趣的人,这个主要是有两个关键词,变和有趣。变代表着改变,但有趣,每个人对有趣的理解不一样,所以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回答有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回答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如果你想成为某一种人,那么那种人就有自己的有趣之处。但是如果只想成为别人眼中有趣的人,那会很累很不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