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的运动中保持方向感,那么时间前后的记忆和计算,就是保持方向感的根本途径。比如,某时某地,你通过路标判断了一次方向,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通过累计自己所有转过的弯,就能够判断自己正面朝哪个方向,如果空间感好的话,还能知道自己大概的位置。在建筑物内部游荡的时候,基本上只能通过这种办法判断方向。
南方纬度低,比如我这边广东,大部分面积在北回归线附近,甚至在北回归线以南,中午太阳都是在头顶,到了夏至前后,中午前后太阳还会跑到北边一点,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再加上城市规划相对没北方规范,横七竖八斜九十三湾,人很难分清方向,去到陌生地方,很难找到路,比如我小时候就曾经在广州一所院校里面“迷路“整个小时。
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保持方向感,那么空间感,就是方向感的基础。我所谓空间感就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记忆。可以这样自我检测一下,先立定,选择一条路线,然后闭上眼睛走过去,最后看看是不是能够没有偏差。其实就是要在脑子里建立一幅地图,范围应该越大越好。
不能吧,还是看个人能力。如果真有一些人能够不通过参照物判断方向,那他的生存能力将无限的强。事实上,常年在野外活动的军事人员也是要带指南针和地图的。飞行员的时间和空间感觉那么强,也一样是通过与指南针同样原理的仪器来判断方向的。
凭空说出自己方向和位置的能力应该是不存在的。您举的那个坐车睡觉的例子,除非他能够在睡醒之后,睁开眼睛之前,且没有他人语言暗示的情况下,凭一个孤立的大脑说出自己所在位置,那才是真正的出神入化了。
对。北方纬度高,正午前后太阳都会在南边,植物的长势也会有影响,还有北方城市道路大部分都是很标准的“井“字形。人很容易就认出来哪里是南边,继而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得知其他几个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