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六一刚收的房,16年回来工作买的房,买房的原因是因为单身,家人和身边朋友说买房容易找女朋友,然而现在还是单身狗一枚,心塞塞的。买房的首付是3层,总共21万多,买房肯定父母支持一些,加上自己的之前工作几年的存款,凑够,之前不敢也不想问父母多要,也不愿意麻烦同学,朋友,所以买房的时候,选了126的户型,收房去看了以后,现在觉得可以买大一点,145左右的,户型大点,以后生活也方便点。房贷压力在于自己,父母的话,现在最关心的是有没有女朋友,什么时候结婚。这也是我和家庭的主要矛盾了,每每想到父母催婚,父母出发点是为自己好,自己在追女生方面挺失败的,想想真的愧对难当。
2011年是买房的好年景,刚刚限购,售楼处门可罗雀,可以慢慢的挑,我最终选择了刚通地铁的房山,在地铁沿线买了个小户型一居室,50多平,总价80万。当时工作不忙,领导又纵容,我看房都是用的上班时间,看好了,周末带媳妇直接去签的合同。媳妇也没想到她随口说说,我执行力这么强,签字的时候眼泪都快下来了,估计是庆幸自己二次投胎成功吧。如今岳父岳母来北京好几年了,房子也涨了好几倍。因为这套房子,确实改善了生活质量,对媳妇和她父母来说,想了就能随时见上一面,吃上一顿饭,就很幸福了,虽然还是远了点,开车要50分钟,地铁要一个半小时,但毕竟是一个城市,比起以前一年只能回一次家,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说实话,付首付的时候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又倍感压力,疲惫多于喜悦;收房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房子,觉得还不错,因为是所谓精装,整体效果不错,感觉挺开心的。我买房就是刚需,以后会作为婚房的,暂时工作有宿舍住,现在关心房价啊,以后说不定也要换个大点的房呢,另外身边还有朋友,同事也要买房,希望房价不要涨,按照韶关的经济发展,估计也不会涨了。16.8W是最后的总价,这房子是房改房,房本上是96年的。从看房买房,办理所有手续都是一个人。不啃老,无外债。等拿到房产证的时候,爽的一逼,买了瓶酒,自己赞自己牛逼。但如果能再来一次,我想有人陪。
03年在杭州买第一套房,108平米,总价56万,首付20万,剩余按揭,几年忘了,每月还贷3800,当时月薪12000,搞完手续房子到手,还去了空荡荡的房子呆了一小会,觉得怎么买这么大,是不是被中介坑了。在第一套房子里的那天是充实的,把出租屋里的东西都搬过来也没填满一个房间,但是有锅有灶有床有书足矣。锅里烧的是鸡蛋清汤面,灶台是临时去文二路家友买的,还捎带了一台西湖电视机,书是现成的,一千多本整整齐齐的码在墙边。
我和我先生签了人生第一套房,当时我25,他27。买完房子,我们俩卡上一共还剩不超过1000. 装修都是这个月买家具,下个月买电器。3月签的合同,7月搬进去。当时买房是刚需,看完那套二手房当天就签合同了。房子我们两个都非常满意,高楼层,正南正北,前后不挡,通风。离地铁也就10分钟,楼下买东西也方便,我们糊里糊涂的签了。后来还得知,附近还带了两个很不错的小学。总之,各种开心。
09年买第一套房子,我爸给了我56000,说爸爸只有这些钱了,那一年房贷还可以百分之二十首付,那一年利率还可以打七折,我们家一直以来都是住平房,从来没有过自己的楼房,来自边境小镇的我急切盼望着能在大城市属于自己的地方。买了房子瞬间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扎根了,说实话在同龄人里面,大学毕业一年就买房,我算是走在了前面,然后面对每个月一千元的贷款和一万元的信用卡压力,拆东墙补西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