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吃素的话会缺乏维生素B12,从而导致血液、神经、精神相应的病症,最火热的话题就是贫血。反素者更是添油加醋地宣传,把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炽热化。到底素食(全素食)会缺乏B12吗,那些情况容易缺乏。此文将一一说明。
维生素B12是发现最晚的一种B族维生素,也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关于它的研究已经获得4个诺贝尔奖项,却没有完全弄清,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地,有这些名声,加上国人的“吃补”思想,不火都不行。
一、来源和吸收
维生素B12只能由微生物合成:细菌、真菌、藻类,高等的动植物都无法自己合成。这就是反素的证据!其实是看书不认真,断章取义所造成。人和动物都不能合成B12,但是食草动物和全素者都已经出现很久了,都活得很好。原因在于,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合成,植物根部土壤里的微生物的合成,然后被动植物吸收。
食物里富含B12的是动物内脏和蛋类,肌肉里的比较少,植物含有的量比较少,不过人体的需要量也不大。全素者不缺B12主要是自己肠道内的微生物和人体的共生,生产B12供给人体。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平稳的话,需要量越多比如老人,微生物就像听话一样合成得越多。
B12的吸收影响的因素很多,在健康人吸收没有问题。如果人的消化道不正常患病了,最常见缺乏,可以通过打针补充。这个问题不是饮食的问题,而是消化道疾病导致的吸收减少所致。另外B族的其他维生素服用过度,还有维生素C都会竞争B12的吸收。所以没事不要学老外天天整维生素,现在人家也清楚认识到这个问题了。
除了消化道疾病,饮酒、饮食偏盛、纵欲都有关联,这个简单讲就是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
二、全素食者的研究
蛋奶素的B12供给完全不是问题,主要是全素,很多人怕缺乏B12而导致贫血。对全素食者(包括天生全素)的研究统计发现,缺乏的比例反而比吃肉的低。人在出生几个月以后肠道里的菌群就已经和人体建立好共生的基础了,所以6月大的婴儿完全可以不吃奶了。
不过,很多素食者都是长大以后才开始尝试素食,也存在一些吃全素以后缺乏B12导致贫血的素食者,但是这个还没有确定是不是缺乏B12所致的贫血,暂且认为是。
为什么天生全素不缺乏,半路出家的缺乏,那就是人家有童子功,你没有。呵呵,开个玩笑。有些素食者由杂食转变到全素的过程中,初期由于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完善。因为吃肉不需要B12,而吃素以后肠道环境的改变,微生物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三、个体差异
素食者缺不缺B12,存在个体差异。个人总结有利B12合成的原因有几条:
脾胃肠道健康,吃的素食天然,运动作息饮食规律节制,不乱服药,不酗酒,吃发酵品,没有洁癖。
脾胃肠道健康是第一要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肠道菌群的稳定,要是今天拉肚、明天胃痛,有益菌也在不住你这个不好的小区“肠道”。城市里的全素者由于很难吃到天然的素食,也有些许差别。
洁癖很多人搞不懂,有洁癖的人,与微生物分家,中医讲的没有地气。通吃洁癖不仅不利于肠道菌群正常,反而容易引发很多过敏反应。脾和肺常有紊乱。美国的医疗卫生很发达,但是B12的缺乏反而比其他国家更多,这也说明过于讲究:水至清而无鱼。
土办法补充(发酵品)
发酵品作为B12的体外补充,是十分好的。由于真菌、细菌都可以合成B12,所以所有的发酵方式得到的素食都是十分好的B12补剂。腌制品容易患癌!那是指肉食。地道的素食腌制品发酵品有益健康。比如腌菜泡菜,现在的腌制十分脏,时间短,味道都是加入其他调味剂。蔬菜这类的腌制品,前几天亚硝胺盐会大量增高,而一个月以后通过分解而降回。所以工业制造和传统腌制的不需要吃不需要看,仅仅闻一下味道都大不同。有些人迷信喝昂贵的酵素产品,您不如吃泡菜。
腐乳。这是主食发酵的。这个东西听说有人说素食者不能吃,有的精确到说有些腐乳含有酒精。这个简单说传统发酵的腐乳很好,工业造的不行,有防腐剂。酒精何用,有些人用来控制其他不利微生物,加进去不救就分解了。
醪醴(甜酒酿)。也是主食发酵,比起腐乳有无盐的好处,只是吃多了容易上火,甚至醉酒。适当的酒酿有益肠道菌群,酗酒相反,不能混淆。
酸浆发酵。云南常吃的是酸浆发酵的米线和豆腐,不过现在都是加入酸味剂,没经过发酵。可以自制,比如我喜欢用水泡豆腐发酸(水要完全泡着豆腐),不仅好吃还容易消化。另一种就是酸浆稀饭,不过口味不是很好。。。还有传统的汤圆都有点酸味,原理一样。
这些发酵品不仅补充B12,还能改变食材变得更有营养。很多洁癖的人恐怕不吃这些,也学就是缺乏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