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的。当然要指出来,不要让误会一直埋心里,父母如果知道误会了你肯定也会和你说清楚的,比较父母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是吗?你得做好准备滔滔不绝没有回响。两代人观念有差,更何况你谈判的对象心里一直念叨着我是你爸爸。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完全对等。摆正心态,不要强求他们能按照你说的那样立刻做出改变。就算是你和朋友商量什么,也不能指望人家完全听你的。所以和父母讨论教育上的问题,也许只要让他们发现你不是只会听话的孩子就够了,给将来的“叛逆”埋个伏笔也是好的。
不应该的。沟通当然是个好事,但是常出现的情况是他们根本听不进去。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只能指望等到自己有话语权的时候了,现在就先忍气吞声吧。按照你在郑先生评论区里举的例子,我觉得你父母这是无聊到一定地步了,在鸡毛蒜皮上这么较真,这就是传说中的真实而琐碎枯燥的生活吧。 真是悲哀啊悲哀。我以前在家的时候,不扫地被批评懒,扫地被批评姿势不专业,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后来翅膀硬了再被这样说我就扫帚一扔不扫了,再后来翅膀更硬了我发脾气我妈妈还要主动找我沟通。想想我就郁闷。大家都何必呢。早点把孩子当一个有人格的正常人来看不好吗。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聊聊人生,聊聊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不好吗。非得找些不愉快。
我一直认为人只有对错之分没有大小之分,不要让父母糊里糊涂一辈子。
何为对?何为错?父母有父母的考虑,现在社会对对错错,真真假假谁说的清,况且中国有塞翁失马的事例,一次世界大战有歪炮一发解决凡尔登战役的事例,亲人还是以亲情为重,尽可能维护和保持亲情才是每个子女该做的事。
应该。尊重和认可不是别人给的,是你做了什么,帮助到了别人,别人因感恩和谢意无以回报产生的。 父母这里也是一样,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正好是你的父母。人性的弱点谁也跑不掉,并不是做了父母就可以强大到永远正确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当你坚持做一些事,经年累月,让父母为你而骄傲,他们的眼神都会变得慈和。
不应该。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你说该不该。 但这个问题不是该不该,而是提出来有没有用的问题。不要挑对父母来说具有颠覆性的话题。主要是你肯定颠覆不了,但他们能分分钟颠覆你。举个例子,我以前试图跟他们说同性恋很正常(这也算个教育类的话题,分在性教育里面的性取向里),刚开了个口:爸比,你知道同性恋么?“那都是变态啦……自古男女阴阳云云云…”我赶紧闭上了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