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毕业入职一家大型甲级国企,第一个月问比我早一年入职的师姐,她我说她当时前半年拿800,我听了有点懵,当时我是开车上班,估计算完油钱吃饭都成问题了,还好我第一个月拿了1500,对不用租房、在家蹭饭的我来说算是够了,相信北漂就住地下室吃泡面了,那时候我没太画过施工图,第一个项目是个框剪结构的商业+地产项目的初设、施工图。公司也是胆大,让个工作了几年的哥哥带我直接画平面。一开始不知道有多复杂,纯属什么都不懂的小孩。
所有建筑师在从业之后都会经历一个从“我想做什么什么”到“我应该做什么什么”的过程,设计的全过程确实很难全部经历,但是当你看到周围的那些大牛,在经历了极为痛苦寂寞的十年、二十年之后,自己开了工作室,自己开了事务所,你的心态是会不一样的。建筑师是全过程的职业,请一定要说服自己尝试去经历每一个过程。
很幸运,一进单位就遇上一位极其耐心、和善、负责的一注前辈带我,不仅教会了我大量的工程知识,也一直鼓励我挑战一些学生时代不可能接触的业务。碰上了一大堆年纪相仿、个性互补的小伙伴,每天都过得比较充实。偶尔也会有互怼,不过公归公,私归私,没人会把设计理念的不敢苟同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
刚进单位时领导期望很高,毕竟方案创作方面应届生的思路比老员工更开阔。但是很快就证实,没有实践基础的浮夸设计都是纸老虎。遇到大量新八校和各种不知名学校的同事,对同济这块牌子还是相当看得重的。但是老八校的同志们也请不要高姿态,碰到问题时的手足无措和懵逼脸,清华蓝翔都一样。
实习时就已经习惯了每天超16小时的加班加点,于是在正式工作后也还算是得心应手。设计这行的的确确时薪相当低,投入与产出不在一个量级。第一年所有的法定假日都用来加班了,第二年资格稍微老一点,敢于争取自己的自由时间,当然也是因为对自己的工作安排上更加高效合理了。
小女子研究生期间去一家大型甲级设计院实习了大半年,毕业后果断再也不想去设计院工作,家里有关系让我进去我也不想,不是因为要加班熬夜,而是我真受不了天天吸二手烟啊!各个天天都是论包抽!夏天就更恐怖,开着空调吸着二手烟的滋味真特么想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