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发生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亲属有权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工伤赔偿的程序与时间在工伤保险条例中有规定,正常情况下三、五个月内可以完成,但要是非一般程序就很难说了时间是多久了,有的进入诉讼程序了需要若干年:
1、工伤认定: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劳动部门15日内审核材料,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20日内送达,按规定期限的上线计算是95天。
2、劳动能力鉴定:经过治疗伤情稳定后才能做鉴定,一般要在6个月左右,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共需240天。
3、工伤赔偿:劳动部门审核要一个月左右。
这样算起来,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一年左右的时间拿到工伤赔偿。但是,如果在哪个程序上发生争议,就难说了。发生争议就可能要走诉讼程序,经过一审、二审,甚至一审、二审不止走一次。一个工伤案子耗时几年的都有,二、三年的、六、七年的,十余年的也有。
正常的工伤赔偿三个程序都不需要花钱。需要仲裁,或者走诉讼程序,自己难以处理要请律师,要付律师费,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这种物质补偿一般以现金形式体现。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个人觉得你首先应当向劳动局。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使得工伤认定程序很繁锁.比如认定工伤首先要确认劳动关系,然后劳动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后,对方还有权提出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每一个环节的期限都不少啊.应遵循以下步骤:
1从事故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由所在单位照发本人工资。
2从第四个月起暂按因工死亡处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发给50%。
[职工因工死亡赔偿标准]
3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4当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时,再发给其余待遇。
5被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应当退还已发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因为全国各省份制定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你的问题无法准确回答,但是我可以向你提供了解赔偿标准及程序的途径。
1、首先需要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获得赔偿的前提;
2、认定工伤后应当评残疾等级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这是计算赔偿数额的依据;
3、如果老板仍不赔偿,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请求,由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
4、裁决双方当事人不服裁决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进入两审终审的诉讼程序。
5、工伤赔偿应当全额支付医疗费用,老板无意依法赔偿。你应当在了解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后,依法维护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