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经常受到妈妈的虐待,刚开始在外面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只分对错很直接,得罪人,从来不知道都只喜欢听好话,我妈从来不会教育我,总是打我,要求我不要乱说话,后来我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我所有的认知全是从电视里教室里课堂上得到的,直到现在我还有些活在童话世界里,可是社会是现实的,与理想的思想境界有差距,等我在实践中摸索出生活中的最简单的常识,突然发现我与世界有了距离,不知不觉中得了这个病,无法控制……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身体健康,不要发病,简单的养活自己,
人产生抑郁情绪和产生其他情绪一样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表达。 人们在抑郁状态下,容易将自己的负性情感投注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觉得别人糟糕,抑郁者憎恨自己的程度远超出自己的实际缺点。 一个人抑郁,我想,是因为生活中太多的事情让他太过疲惫,长期的疲惫得不到缓解,就容易抑郁。抑郁是心理情绪的低落,是心理发展的危机。
当我们长大了,遇到婚姻情感不顺、失恋、失业、事业学业受挫、亲人亡故等事件的时候,一种对有价值的人事物的丧失体验会唤起过往经历当中失去爱的客体的记忆和情绪,自我责备、恐惧、压力感等等被调动起来过度体验。压力感会导致人脑海马体缩小,其控制记忆和情绪的能力减弱,于是人的抑郁情绪就这样产生和维持下来。
从心理动力的角度分析,抑郁情绪的来源其实并不是浮在眼前的这些事儿,而是源自于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以及所遭受的挫折。它不是单纯的顾影自怜,而是攻击性指向自我的表达。当一个人拼命过度自责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拼命地压抑自己对他人、对外在的愤怒。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意几乎不可避免,忧郁情绪随时都会发生,万事如意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我们一定要学会努力保持一份好心情,遇到不愉快的事,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豁达的情怀。学会直率、坦诚,不要过分自责、自悲、自怜,常常保持乐观的情绪。
可能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但能力欠缺,虚荣心太强。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自己的梦想,心里落差过大,又不愿与身边的人沟通学习,把所有情绪都憋在心里,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必定能够成功,殊不知梦想需要与自己能力相匹配,所有人的情绪都需要诉说和宣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