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是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我的爷爷就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每次看到它写的小篆,都能让我心旷神怡。虽然爷爷已经过世,但是看到他写的小篆,还是能让我想起他写字时认真的样子。
我之前再一次展览中看到过临摹的字帖,上面的行书写的可谓是字正腔圆,特别的规整。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书法大家。因为他们的书法艺术受到了千百年来的考验,被历代公认为是完善的楷模;他们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最好的范本,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更受人们推崇。我自己也临摹过很多次。
宋徽宗赵记的瘦金体,虽然宋徽宗这个人的治国人品都不太好,但是他对书法却钟爱有加,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看起来十分工整舒服。
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我之前看过一些古树,上面的字体就是印刷出来的字体,看着非常舒服工整。
看着最工整舒服的字体应该是隶书,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现代的印刷字体吧,因为现代人们看到的书本也好,还是网络上的文字也好,应该都是印刷字体吧。这种字体人们看的最多也最适应,当然也就是看着最舒服最工整的字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