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想学游泳,别看我是河边长大的,但小时候别家里管得严,就没下过水。现在长大了,想把这个技能捡起来,于是就办了健身卡,准备学一学。开始的时候,在网上找了很多视频,心想着先看看人家怎么学的,再去健身馆里练习。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学了一两次,就没什么意思,一是觉得好像很难,二是没时间去练。其实也就是找借口而已。这样一放就是大半年,直到健身卡快过期了,才又想起了这件事。这次,我改变了方法,不看视频了,直接去游泳馆里游,开始是瞎扑腾,然后观察别人怎么游的,自己现场临摹,偶尔跟别人搭几句话,别人也指导指导我。这样一来二去,一个月就学会了。大半年没学会的一个月就学会了,从那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学习一定要实操,这样才会印象深刻,学的更快。
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发现身边那些善于学习,而且有所成就的人,基本上都是如此,站在路上看永远都不会,只有下水去游,才可能掌握要领。我自己写文章也是,本来只是大学期间作为爱好的,每天写写,没有章法也没有技巧,就凭着感觉。写的多了,好像没什么主题写不了, 也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文艺青年,后来竟然从事了跟文字相关的事情。这些无旁人指导,都是一字一句练习而得。如果你想要什么要学习,不要多想,立刻动手,在实践中学习与调整,这样是最快的。
就像选择比努力重要一样,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让你事半功倍,我一直倡导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符合自己、符合规律的学习方法,因为我从中受益颇多。当你去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的去了解,比如你在看一个词的解释的时候其中有另一个词的意思你不明白那你就要在去查这个词了,浅面的理解对你的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思考,如果仅仅让你学习,那让机器人来就可以了,进行思考不仅能加深我们的印象,还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指导我们做事。
学会梳理知识脉络。就像大树一样,理清每一个知识脉络。把一系列的知识串起来,可以由知识点到知识面再到知识线。我学生物用的就是这方法,自己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搜索起知识点来也比较快。整理错题集。最好是按照题目的类型和知识点整理,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放在一起,没事的时候多拿出来做一做看一看,也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最好的方式是实操。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事情不是学不会,只是不愿意尝试。
在高中的时候需要记忆的内容特别多,而且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这时候就需要我这个方法了。比如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矢量是有方向有大小的,而标量没有。记忆的时候只需要记,有,矢。对就记这两个字。两个对立的知识点只记其中一个,防止记混,而且采用关键字的记忆方法。
番茄工作法。就是利用一个原理,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算完成一次。如果你中途没能坚持到25分钟,那么你这个就算作废。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强迫症吧,我非要按照这样的方法,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强制性的让自己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也可以劳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