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徽人,腊月二十三接祖宗,二十八早上要在天亮之前吃完一顿丰盛的早饭,叫“完年”。据说是以前地主们在二十八早上让长工吃顿丰盛的回家过年留下来的风俗。除夕下午祭祖,晚上团圆饭,开饭前要先摆好酒和食物,燃放鞭炮请祖先享用,男丁和小孩给祖先叩头后开始吃饭。晚上十二点整放迎春炮。初一,小辈们串门给村里长辈拜年。初二开始出门给亲戚拜年……对了,讲究些的人家会从二十三晚上开始一直到年十五,早中晚三餐在开饭前都会放一小挂鞭炮,我个人理解为这是请祖先先用餐😄
我们陵水人会拿槟榔拜年。在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许多槟榔。大年初一,每见到一位长辈,晚辈就会拿出两小瓣槟榔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后双手捧着,一边说“新年好”一边恭恭敬敬的递过去。长辈笑着接过槟榔,就等于接受了晚辈的祝福。
泰安人过年要祭祖,给泰山老奶奶磕头送元宝。家里蒸年糕,吃水饺,贴春联,放鞭炮,象征着一年比一年高,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老人要给孩子压岁钱。亲戚之间互相走亲访友,互相给亲戚家的孩子压岁钱,预示着新的一年孩子能健康长大,学业有成。
作为三亚的姑爷,每年都有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大年初二随同妻子回娘家拜年必须购买一挂鞭炮。这是多年来的风俗。每年陪妻子回家拜年都必须准备鞭炮,来到岳父母家门口后,将鞭炮交给其他亲属,鞭炮放完以后才能进门向老人和其他亲属拜年。
最喜欢我们陕西人的春节了,年味十足。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老家是海口的,我们这里过年主要就是采屋、围炉、吃斋菜。“采屋”就是家里进行大扫除。一般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把屋顶、屋檐及墙壁上的灰尘蜘蛛网等清扫干净。“围炉”就是全家围着一个大火炉一起吃饭,鸡肉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