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事必修一德,这乃众生之功果。在芸芸人海中,我们每行一事,必先虑其得失,考其因果,懂其行径。
世人要晓知自身所为,是否给一方风士人情带来负面与良景。什么是功德,德是人的行为举止与自身的谈吐风姿。如果没有行和为,所谓的德又何以判定与评比。
什么是功,从佛学方面来讲,功就是以自己的赢弱之躯渡天下苍生离苦海,凭自己若愚的心智使苍穹众生居家安业。而从玄学方面来说:功就是普天下之众生,须懂众生之平衡。同时以各自的操为力保众生的平稳与繁衍。
日行一善必聚一德。在此,我并不是阐述任何的善行都是有功于众生,有利于众生的栖息与安宁。比如,现今飞速发展的核能科技,虽一方面维稳了人类的和平,但同时也使众生对其产生了莫名的深恐与悲哀。再比如,现今火爆我国餐饮行业的小龙虾,我们如果对其施以善行,不加理采的话,那么我国的农业与生态是否安能无恙。
总之,功德在某一个仅限的层面上,它是有一定的权限与范躇。但从宏观的视野中,我们所感知的功德,其实是让人深感迷惘。好了,不管怎么说,这世间任何的一行一事我们都不要雄辩它的好与坏。我们只求自己持一颗善心,行每一次的良举。
功德是发自于心,心无旁骛,无其他回报要求,顺其自然就那么做了,而不是有所回报的刻意为之。你路遇歹徒行凶,心想街机扬名立万,于是奋勇上前,这不是功德;你见有人落水,想着救人而起,报纸报道家属答谢,于是迅速跳水救人,这不是功德;你进庙烧香拜佛,祈求健康好运,功德箱里放下一叠钱,这不是功德——因为,有诸多所求于此,而不是循道而为,所以上述行为顶多算好人好事,而算不上功德一件。
功指的是行为,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德,指的是遵循自然生命法则的一种结果(自然生命法则既是:道),那么功德,连在一起的概念则是:有德之功,也就是说是遵循自然生命法则结果的一种行为,既是“功德”。其实,说白了,就是循道而为,发自真心,皆为功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便是此道理了。
行善而不执着善,内心清净无所求,这就是功德。很多人行善,慈善也好,舍钱建庙塑佛像也好,做义工也好,大多是有求的心理,菩萨保佑我生意好吧,保佑我家儿子考个好大学吧,,,等等,求人天福报,即使出了很多钱很多力,得到的是福德,福德也很重要,一福压百祸嘛!
作为佛教徒,我们会常常提到功德,也会经常听到功德。但是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功德吗?现在的“功德”一词已经被泛化了,很多人把“功德”当做有形有相的物质来理解。其实功德的本意是“行善所获的果报”。胜鬘经中说:“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功德,就是依靠练功修行来获得的意思。就像金刚经中谈的:云何降服其心。降服我们自己的心,不使它产生妄念,就是在练功,就是功德。像持戒、禅定、诵经都是在练功,就是在做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