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自己吧,我是农村的孩子,小时候生病了都是赤脚医生来家里打针的,因为现在的医院是真的贵而是等的时间长,基本一进去就是钱 不管什么事先全部检查一篇 ,像我们农村的人种种田根本承受不了,我记忆最深的是我爷爷肚子疼,带他去医院,光排队,检查就等了很久很久的时间,疼的我爷爷都忍不住了, 都没人管,只是说先去检查完再说,要不是我在哪里,我爷爷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啥都不知道, 所以我一般不生大病基本就不会去医院,当然一年也就几次小感冒,都是自己去药店买药吃好的。
要是我感冒的话,我是不去医院的。说实话,家里不开矿,谁敢去医院?到了医院,先挂挂号,后抽血,然后再拍片,最后给开药,这药不光贵,外面药房还买不到。治个小感冒,没个几百出不了医院门,医保还不给报销。我都是自己采取自然疗法,烧点红糖水,放上几片姜,一颗葱,喝完上床,大被子一捂,出上一身汗,估计也就好个七七八八了。实在扛不住,就去门口大药房,里面小姑娘推荐的药品不敢买,死贵。得自己挑,挑还得挑货架下面的,稍微便宜点。
像我们农村里,一般生病都是在诊所,去医院花钱不说还太麻烦,比如去医院看个小病,排队挂号,交钱领卡,再去排队等医生会诊,然后去拿药,最后退卡退钱。这环节太多了,医院里流程太多,确实太浪费时间。如果是没必要的小病,茉莉绝对不会去医院,因为我不想仅仅因为感冒这样的小病都在医院浪费大半天的时间,更不想浪费金钱。(然而实际上现在乡下的诊所,药价也不便宜,这是真的。)可能是生长环境不一样,城市长大的人肯定不会这样想。
由于儿子病了,我就开始看各类养生的书籍,也经常在电脑手机上看许多养生保健的文章视频,久而久之,我也“久病成医”了,家里人有点小毛小病的,我就自己动手解决,不用吃药了,我觉得是药三分毒,虽减轻了感冒的症状,但也伤了肝肾。这十来年,我经常用医保卡里的钱买维生素,保健品之类的营养类的药,我和老公的医保卡里还有五六千元之多。
一般情况下,很少去药店买药,除非咳嗽不止,偶尔买些消炎药,吃上几片,以防止肺部发炎。见过一些人,一碰上感冒,就开始上医院挂针,他们认为挂针了,就会好得快些。其实是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还让自己的抵抗力变差了,搞下来也要一个星期才会好,真是十足的得不偿失。
从感冒的发生到结束,是有着一个过程的。打针吃药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病毒性感冒者,可以减轻其发烧、头痛、咳嗽的症状,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普通感冒者,帮助应该不是很大,只要多多喝水、休息好也能自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