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机加工行业从业者,我说一个吧,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机加工刀具就是工业的牙齿,只有性能良好的刀具才能加工好产品,建国初倪志福在看到国产麻花钻头钻不穿抗美援朝缴获的美国装甲板时,通过研究刃磨钻头的方法发明了群钻,使普通的麻花钻也能提高数倍效率,然而材料学的短板依旧挡在我们面前,作为消耗品的铣刀车刀等刀片刀具至今仍需大量进口,连昆山的一些几人小作坊也知道买日本铣刀更划算,没办法,人家的性价比更高,你连价格战都打不起来,人家也不怕你打,要知道像钨钢铣刀这类刀具可是消耗品,短则数小时(用侧刃做),长则几日,就会完全损耗掉,全国数十百万家制造企业,消费的更是天文数字(我曾就职某瑞典外企某机加工部门,约三十来人,十几台数控车,两三台加工中心而已,一个月刀片消耗费用六十几万人民币。
环球航线小海员一枚。船上驾驶台仪器基本都是日本造的,通导设备(VHF,MF/HF,INMASAT-C,F 站)都是JRC或者古野的,操舵系统主要是YOKOGAWA的,也见过劳斯莱斯的,发电机是现代的,主机是B&W电喷的,每次看新闻讲中国造船吨位都觉得特别讽刺,中国造船只负责焊铁板,其他都是进口的,但愿能看到哪天仪器都变成MADE IN PRC(但是得保证可靠)。
作为学设计的人,我很惭愧的表示直到adobe cc系列诞生已经五年的今天,自己还一直用着很老版本的绿色photoshop,illustrator,至于pr和ae还没体验过。原因无他,破解版就是安装不成功,好不容易安装成功的绿色版还频频被反盗版杀死以至于每隔几个月就必须重新去找个能用的版本。为了躲避反盗版的追杀,电脑的安全设置被我改的一塌糊涂。
除了学(ku)生(li)外其他的东西最好都用进口的。如果没钱的话,可以把烧杯、摇床、水浴锅之类离细胞比较远的东西换成国产。如果还是没钱,可以把离心管、ep管、枪头之类不放进培养箱的东西换成国产。如果还是缺钱,那就把养细菌和癌细胞的东西换成国产。还缺钱的话,鼓动你们老板转行去做纳米材料,又快又省钱还能出文章,就是不make sense。
射电天文用的高频段接收机。射电望远镜接收的遥远天体发出的无线电信号非常微弱,接近于高斯白噪声,所以射电望远镜的口径都非常大,望远镜中紧接着天线的接收机的热噪声也要非常非常小,通常需要制冷接收机。目前国内在中低频段可以制造自己的接收机,但是在高频段很多还都是买美国的(也许现在自己也造出来性能不错的了)。
可口可乐,一瓶500毫升,包括瓶子盖子广告纸,里面的500毫升碳酸饮料。百分之99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那剩下百分之1美国造得是啥呢?糖浆。含量只占百分之一。每次都是几十上百吨的运到杭州,我们加工后装瓶装箱,一车车卖往全浙江。那几克的糖浆,是可口可乐的最大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