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木星样貌变化多端,犹如地球大气层中的云一 样。那里有着绵延的云层,它的形成原因与大气层中的云层相同,都是 源自于空气的流动。这些云层中常常出现白色圆斑。某些地方云是淡红色 的,尤其是赤道附近。赤道南北的纬度中部地区的云层最暗淡,而且看得 最清楚。此外,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两条黑带就是这两个地方的云层。木星的外貌和火星的外貌有着很大的不同,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没有固定的外貌。火星图能够准确地描绘出来,而且经过几代人的验证,但根 本无法描绘出一幅不变的木星图。尽管木星表面变化多端,但仍有一些情形长时间保持原样。其中,最 主要的是,木星南半球的纬度中部地区在1878年出现的红色斑点,天文学 家将其命名为“大红斑”。在鼎盛时期,这个大红斑的长度大约是2.5万千 米,宽度大约是1.2万千米,能够容纳两个地球,所以很容易观察到。10年 之后,大红斑逐渐消失,但有时好像完全消失了,不久之后会再次变得明 売。这种变化始终存在,而且持续到今天,甚至会持续到遥远的未来。某 些人推测,大红斑出现的地方是高压区,与周围地区相比,那里云层顶端 要高得多,而且温度很低。200年前,天文学家发现大红斑的下面有一块白 色大斑点,现在依然能够清楚地看到。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千米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形成。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过渡。木星是四个气体行星(又称类木行星)中的一个:即不以固体物质为主要组成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木星的密度为1.326 g/cm³,在气体行星中排行第二,但远低于其他四个类地行星。木星的高层大气是由体积或气体分子百分率约88-92%的氢和约8-12%的氦所组成(见方表)。由于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四倍,探讨木星的质量组成时比例会有所改变:大气层中氢和氦分别占了总质量的75%及24%,余的1%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另外木星也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氢、氖、氧、磷化氢、硫等物质。大气最外层有冷冻的氨的晶体。木星上也透过红外线及紫外线测量发现微量苯和烃的存在。
作为5月最后一个可肉眼看见的天象奇观,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5月24日晚将与“月姑娘”近距离接触,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有兴趣的公众抬头即可欣赏到两者相依相伴的美景,不仅可以看到木星表面色彩斑斓的条纹和平行于其赤道的大红斑,还会看到其最大的4颗伽利略卫星。以亮度而言,当数傍晚时分只能在天空表演不到两个小时的西南大行星金星为最,这颗星亮度仅次于太阳和月亮,脑袋一仰就能在西南地平线处看到,不用多说;第二亮星为天黑后东方升起的红色战神火星马尔斯,到晚上十点左右在天空正中熠熠生辉,非常醒目;第三亮星应该算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了,它于晚上九点多在东南方升起,到晚上十一点左右就很醒目地出现在东南方天空中了,他是大犬座中最亮的星;第四亮星是于晚上九点多于东方升起的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