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父母离婚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从宏观方面看,不管是孩子本身还是外人,都觉得父母离婚是一件坏事,尤其是世人觉得离异家庭出身的孩子性格上一定是有残缺的。这种标签就导致了那些孩子变得敏感、自卑,甚至暴躁、易怒。标签理论就认为,给一个人贴标签以后,被贴标签者就会朝着标签所表达的方向发展,所以千万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啊!
他们离过婚一次,在我2岁的时候。就是性格不合,后来我妈看我被他弄的脏兮兮的,可怜我,所以又复了婚。曾经有小朋友嘲笑我,说:“我听我爸妈说,你爸妈以前都不要你的,都离婚的。”那时候大家都很排挤离婚家庭的孩子。我吓的直哭,后来我哭着跑回家问妈妈,我妈说才没有,别听别人瞎说。以后再也没有小朋友提过这事,应该是我妈找了对方家长吧。
我是小学六年级时候父母离的婚。场面很破罐破摔,我父亲趁家里无人,把家里能砸的都砸了。邻居打电话给我妈,我们才明白家中出了事。在我印象中,一家三口从未一起出门过。父亲给我买过的东西,就是方便面了。到了初中时,每当夏天看到别人的爸爸在学校门口拿着一杯冰奶茶等着自己女儿放学的场景,我都别过头去心里不是滋味。
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我爸不管我,所以我所有的决定都自己做。包括选文理,选专业。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迷茫。而且我大学做了兼职,加上奖学金挣了小两万了,自己出去看了很多东西,也给自己投资买了许多书。在加上有良师提点,我特别感激老师们,因此我的眼睛比周围人要开阔点,想问题也不一样。
在我作为一个孩子的角度看来,影响是巨大毁坏性的。确切的来说,我花了很多年,去扭正我的三观,以及对男人偏激的观点。然而常年寄人篱下,我已经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原生家庭的惨败,也让我患得患失,对这一切事物都有着最差的心理准备,以及,回避性人格。我十分能忍,不管环境如何。
在别人怜悯中长大。小时候在爷爷奶奶村长大,全村人见着我都说,这孩子真可怜,我去当着面说你知道不。所以我不愿意对别人坦诚,就是这一点,这是我不愿意合群不愿意随便交朋友的原因。这也造成我和舍友关系都不是很好,藏着点东西,自己就觉得和比人疏远,而且也有点小嫉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