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过去是真的非常相信保健品啊,成百上千的买。可是现在呢?终于清醒过来了,一点都不买了,只有真正生病时才会买药。产品自身是最有说服力的。老一辈从服用保健品之中并未得到什么好处,而且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他们的亲身经历是最有说服力的广而告之,似乎呐喊着的慢镜头画外音在告诫人们:再别滥服夸大其词的保健品了,大家都不相信了。
作为一个在医疗行业打拼了十多年的老市场经理想说,现在这个行业的确无法恢复到98-2008年以前的辉煌了。现在人们认识普遍提高,加上多媒体推广医疗保健知识。最重要的应该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够,专业度太差,属于忽悠;感觉从业人员没有正规的培训,没有相关的资质,加上很多老人都是空巢老人,让人钻了空子,反而将一些好的产品,真的有用的产品埋没了,还是有些可惜的。
首先把治病还是要健康的概念搞清楚。身体发生了紧急情况,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是慢性疾病,只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上时间的累积形成的组织、细胞功能的衰减。若没有太大的安全隐患,就要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给身体提供康复所需的原材料,实现自愈。
国家管控政策越来越严格,使得保健品行业在市场上,尤其是以广告宣传为主的产品无法再像从前一样靠夸大功能、随意更改适用范围、把保健品当药品宣传其治疗效果的老做法越来越受到打击和监管。
保健品市场在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依旧处在一个靠夸大功效才能获得老百姓认可的尴尬境地,再加上一些人以保健养生为名,骗取患者的信任和钱财,使得保健品在患者心目中渐渐形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市场运营成本加大,传统媒体费用的上涨,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上涨,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导致企业在市场开拓和市场维护方面需要比原先多好几倍的投入,这使得原本就生存困难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