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心理和潜意识活动,梦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能够将人类潜意识的反应或者对客观事物,所引起的自然的冲动传送到意识的层面,所以我们能够对那些莫名其妙的梦,进行解析。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我们的每一种器官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学家和解alJ 学家通过他们那双训练有素,的眼睛和那个发达聪明的脑袋,很快就能够发现我们的身体部位和形状,各异的器官都是建立在哺乳动物的解al ]模式上的,在人类的身L 存在着许多动物结构的原始模式的痕迹同样,具有丰富经验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的行家里手,则能在现代人的梦境中,发现原始心灵的痕迹弗洛伊德的大弟子荣格把这种原始的心灵痕迹称为“集体潜意识”,表现在梦境中间就是“集体意象”和“神话主题”所以,作为一个梦分析家,不仅要对梦和其他潜意识活动的内容,具有丰富的理解和解释经验,而且还要对神话、童话、寓言、传说等进行最广泛的了解。
有关潜意识的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意地忽视它们,但是在实际L 我们却无意识地与它们相接触,这就是我们在梦境中以象征化的形式进行反映和表达。荣格说:“人类的精神有自己的历史,心灵保留了许多早期发展留下的迹象。”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有关儿童时期的梦,过去时代的梦,甚至童话、神话的梦,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所表达的内容并不一定是直接的显示,它们更多的是采取象征进行表达。例如,一位求子心切的女士,在晚上经常做的梦是自己“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兔子”或“偷偷地到邻居的鸡舍里去偷取鸡蛋”。
蛋是生命的象征,兔子显示出的是旺盛的繁矛汁能力,梦境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该女士对怀孕的企盼。所以梦的象征对个体来说,有一些是与个体儿童期的成长发育有关,与个体从儿童期、青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有关,与心理的发展成熟有关,一些是与成年期、老年期的经验有关。
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因此,对于做梦不必大惊小怪。人在梦中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一般的梦感不会造成身体的不适,更不会造成精神或者身体的负担,但有些人觉得做梦过多,影响正常的睡眠,醒后头脑昏沉,精神恍惚,全身疲惫无力,梦境仍久久缠结脑中不散,感觉严重的影响了睡眠的话,这就不是多梦,而属于失眠的一种症状了,一般失眠都会伴有病理性多梦,这也是由于失眠而导致的睡眠不足,而导致的睡眠规律被打破而引发的疲累感,事实上这种疲累感并不来自于做梦。
心理专家在分析梦境时,必须要抛开人为因素。哪些属于人为因素呢?他说,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往熟睡的人眼前喷雾,1分钟后把其叫醒,醒后所有的人都说梦见下大雨或掉进大海里等与水有关的梦境。而如果活动熟睡者的腿时,其梦境大多与运动有关,有的人梦到被人追赶却跑不动,有的人会梦到掉进深渊里。这两个实验都说明梦境与睡眠时的环境有关。此外,梦境还受睡觉姿势影响,睡眠时人的体位也会对梦境产生刺激,如一条腿压住另一条腿,就会梦到被人追赶却跑不动、枕头压迫下颌就会梦见掉牙齿等。同时,卧室环境也会影响梦境,如卧室离高速路或火车道近,就会在梦中听到怪响、睡前吃得不舒服,就会在梦里感到恶心等。
人类对做梦的较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始于17世纪。1886年,梦学专家罗伯特认为,人在一天的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无数的信息,必须经过做梦把这些信息释放一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做梦是为了忘记”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一百年后的1980年代又开始重新流行。在罗伯特以后不久,又出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解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不停地产生着愿望和欲望,这些愿望和欲望在梦中,通过各种伪装和变形表现和释放出来,这样才不会闯入人的意识,把人弄醒,也就是说梦能够帮助人排除意识体系无法接受的那些愿望和欲望,是保护睡眠的卫士。
弗洛伊德的理论从本世纪初一直流行到60年代,后来世界上对梦的研究慢慢地离开心理学领域,进入生物学实验室,做梦从此被视为是一种生物现象。法国里昂梦学实验室的神经生物学家,米歇尔·儒韦是梦学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儒韦1959年把有梦定义为“反常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