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我自己的狗血经历,算不上每个人都能借鉴到,但是确实让我戒掉了手机瘾。大概是今年以前,我有强烈的手机过分敏感症,具体什么表现呢?
一点不夸张的说,如果半个小时我没看到手机,我就会觉得全身难受,心里十分恐慌,有的时候出门没有带手机的话就很悲催,这一天都会过得不好,若有所失,神情恍惚。其他时候会过分敏感,比如听得细微的声音,就会觉得是自己手机响了,手机放到口袋里轻微的摩擦就会觉得是震动...等等诡异的表现。
后来我自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仔细想了想自己当时那种表现的原因,结果很狗血:我先后有两段暗恋经历,当时处于第二段。
我是一个十分不会表达情感的人,所以在我表白之前,我对于对方的过度关注,完全闭合在我一个人内心的情绪当中,我会敏感的捕捉对方释放的每一个信号,手机完全是一个最便捷的媒介和工具,对方的一举一动,任何一个微博、朋友圈、ins、fb,以及多年前的人人,我都要第一时间看到,而对方发给我每条信息我也想第一时间回复,于是以关注暗恋对象为目的慢慢培养出的手机依赖症就这样的形成了(原谅我一生没出息爱自由......
当我发现这个原因的时候,我回忆起我向第一个暗恋对象表白后被拒绝之后的时光,貌似真的减少了手机使用量,于是,在第二个暗恋对象很久都不再理我(大家不要嘲笑我!)之后,我直接停用了很久我和他有联系的社交账号。在此时,我明显减少了对于手机的使用。第二点原因,我内心深处还是很希望拒绝我的人能来找我,向我说点什么,比如为什么不喜欢我(两次被拒后对方没有多说一句话),但我害怕对方真的就永远不再和我说话了,我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所以就尽量不去看手机,就不会知道对方有没有联系自己(明显是自己骗自己)。之后,我停用了微信朋友圈,把微信的所有群都设置为静音,把其他没有停用的社交软件也设置为不提醒消息。
只是偶尔会打开处理一下留言、评论什么的。于是逐渐的我在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少的拿起手机,而是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如今,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可以十分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手机了,即需要时使用,如学习,查询等。
手机在这个时代的确是生活必需品,最起码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是,但工具毕竟是工具,我们不能被工具反控制了。也许大家觉得剧情很狗血、很矫情(年轻任性的时光啊......)但是我确实因为趟过了这摊狗血,因祸得福,走上了合理使用手机的道路。
每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不同,所以摆脱对手机依赖的方式也不同,把握每个契机,祝大家早日戒掉手机瘾。
我之前沉迷手机的原因,是认为移动互联网能带给我快捷方便的信息,并错以为这些信息的价值远超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
比如微博可以看到“第一手的”资讯,知乎能带来“备用的”知识等等。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实在太短,也许会在和朋友的闲聊中回想起一点点内容,变成屈指可数的谈资,但是大部分情况,晚上就已经忘了早上在微博上看的头条新闻,而知乎的收藏夹一年也不会记得整理一次。
虽然移动互联网可以带给自己海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除了带来“新鲜感”之外,是对于自己没有用的。而这些无益的“新鲜感”的代价,可能是几十分钟,甚至是几个小时的时间。更严重的是,移动互联网给人带来一种假象,让我误以为自己很轻松的获得了广阔的视野。加之移动互联网给予信息通常是单方面的,所以很难看清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的深度。
“有什么新鲜事儿?”这是一个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但是也最不着边际,可以没完没了地问下去。如果认真探讨它的答案,所得的只不过是一堆琐碎的跟风事物,这些都是将来的淤泥。我宁可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最好的?”这个问题能疏通河道而非拓宽它。
人类历史中有些时代,思想的河道挖凿得太深,以至于无法修改,从而再也无法出现任何新气象,这时追求“最好的”就成了僵化的教条——但我们的现状并非如此。目前的普遍思想似乎早已漫过两岸,丧失了主要的目标和方向,淹没了低洼地区,把高地孤立起来,切断了它和其他地区的联系。除了河水本身浪费精力的躁动外,像这样到处流溢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目前似乎真的到了需要疏通的时候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我意识到,如果我继续独自沉溺在手机世界中,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孤僻、虚度光阴、自以为是的人,而我想成为的,是一个温柔、善良、真正博学的人啊~
改变的手段并不是强制自己第一时间远离旧习惯,而是着手培养新的习惯。比如开始阅读书籍(虽然有了电子书 ,但还是推荐阅读实体书籍),练字,花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慢慢就会发现,比玩手机有趣的事情,实在是很多啊。:)
如果花1999就能拥有一个外在配置让你发烧而且又懂你的女朋友。
如果花5288就能拥有一个出身高贵举止优雅带出去倍有面儿的男朋友。
如果我们可以像自拍发朋友圈一样熟练自信地游走于职场和事业。
如果我们可以像游戏里绝杀一样豪壮完美地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如果现实里面对人际关系,只需要点个赞那么简单。
如果生活里发出怒吼,只需要像论坛里敲键盘那么没有代价。
那还有谁会沉迷手机?在现实里,大部分人所能做的,只有拿着方寸之间的手机,去触摸那片更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影音,还有我们的乐趣。就是没有我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