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红包实际上是一种储蓄。既是情感的储蓄,在亲戚朋友圈里有大事时送红包是感情联络的方式;又是经济方面的储蓄,人家你送红包了,你有事的时候人家还礼,在操办大事时缓解经济压力。
说穿了,从礼尚往来的角度看,送红包实际上是送给自己,送多少都合适,不过要考虑人家曾经送给你多少,不能掉分儿。
6和8这样的吉利双数最受欢迎,如888、666。如果不能做到每一位都是双数,后几位做双数也可以接受,如588、366、288。如果非要送单数也不是不可以,比如333,取三三见九之意,表示天长地久。
北京给一千是最少的了,因为人家办事,一桌人均也得四五百元,上了29年班,退休才2200,任何聚会都不敢参加,所以现在只能六亲不认。没办法,因为缺💰呀,随了份子,就别吃饭了
我想各地不尽相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参加婚礼大都是100文红包,至于200,300文的也有,就比较少,我们广东江门人大都不回礼,你红包多少就收多少,当然,间中有回礼的,你包200元,一般回50文至80,包100元回30至50不等。有的过过手,换个红包而钱不变比返你也有。
那得看关系怎么样,比如我同事结婚我给了200,闺蜜结婚666,舍友结婚本来打算600,结果其他人都是1000,没办法也跟着1000了
这句话是看你们的关系了,如果是非常关系好的话就是肯定是得多,结果是关系普通的话就是差不多就可以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