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是品鉴黄芽最简单的方法,不同产地,不同厂家,不同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黄芽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通过颜色能够判断黄芽的产地。黄芽颜色偏翠,由此可以判断出,该黄芽大致产于霍山县城关附近茶园。颜色还能够判断出该茶叶的口感,该茶叶口感一般偏淡,不耐泡。一般不具有霍山黄芽的熟板栗香味。但该黄芽外形整齐,芽头偏小,适宜观赏。闷黄程度适中,一般产于海拔600米左右的优质产区。就颜色,外观来说,稍逊于第一张黄芽,但就香味来说,杀青和烘培到位,所以茶叶香味明显。看芽尖,茶叶大小,右下角的黄芽芽尖白毫丰富,芽尖壮实,茶叶绝大部分一芽一叶,等级较高。第一张黄芽,芽尖较少,茶叶较大,等级较低。右下角黄芽菜摘制作时间同第一张相比,要早一个礼拜以上,所以价格相差就会就会较大。看叶底、汤色,尝口感,较好的霍山黄芽,尤其是名优产区,采摘标准都比较高,所以冲泡出来的黄芽颜色均匀,黄叶、黄汤,口感醇厚,回甘明显。大凡具有以上特点的霍山黄芽均属于极品,其次精品,再次即为特极霍山黄芽了。霍山黄芽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唐朝李肇《国史补》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
首先,闻茶香。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开汤审评。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杯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嗅香气: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看汤色: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
鉴赏特一级的霍山黄芽,可以从茶叶的茶青嫩绿程度上看,一般特一级的一芽一叶初展程度会达到九成以上,外形旗枪,额热切茶叶色泽比较嫩绿,稍稍带有微黄色泽的披毫,品味起来香气更是回味无穷。对于特二级的霍山黄芽鉴赏,方法一样,特征却有一定的差异,旗枪的茶叶含量可能只达到八成,品味起来必然会稍比特一级的茶一些些,但同样是香气回荡。霍山黄芽的一级鉴赏,就不是从有多少茶青是嫩绿的,而是看有多少茶叶含量是比较老的,相对较少的则更优质,而一级霍山黄芽呈现的外形有低于三成是雀舌,还算比较匀齐醇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