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虎鱼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脊椎动物,一般存活2~3年,最多4年。[5]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一种鱼最多能活59天。
虾虎鱼大都游泳力不强,活动范围较窄。少数种类有生殖洄游习性,进入河川。虾虎鱼的食性很杂,比它小的鱼、虾、蠕虫及其他鱼类的卵都是虾虎鱼的食物。主要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小型鱼类、蛤类幼体,有的摄食底栖硅藻;生活在淡水的种类也食水生昆虫和蠕虫。生活力强,离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较早,一般肉食性种类一年成熟,植食性种类两年成熟
。
而与此同时,小虾虎鱼是2005年被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证实的世界上最短命的脊椎动物,打破“世界纪录保持者”的非洲齿鲤(Nothobranchiusfurzeri),生活在澳大利亚,这类鱼的寿命最长为8周。
虾虎鱼基本上生存于浅海环境,主要栖息于近岸潮间带、底质为泥沙或岩礁的浅海区、珊瑚礁和海草牧场;它们也大量存在于海水和河口栖息地,包括河流下游、红树林湿地和盐沼地,少数生活于激流或穴居于泥洞中,如产于东太平洋区域的刺虾虎鱼栖息在沙土的洞穴或者泥泞中。少数种类(还未完全清楚,但少于几百种)可完全适应于淡水环境,其中包括亚洲河流中的吻虾虎鱼(Rhinogobiusspp),澳大利亚沙漠的雷虾虎鱼(Redigobius)以及欧洲的淡水虾虎(Padagobiusmartensii)。[6] 还有一种带有鲜明的蓝色环,产于加勒比海的小虾虎鱼,也喜欢和其他动物同巢共穴。它们往往会充当其他大鱼的清洁工,把它们身上的寄生物吃干净。[3]
分布于全世界,特别是热带地区。全球大约有800多种,主要栖息在海水中,是一类体型小的的食肉类鱼,大多数(约700种以上)种类属于虾虎鱼科。它们的特点是身体细长,有两条脊鳍。多数成年鱼身长约10厘米,分布在菲律宾的一种虾虎钱身长只有13毫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
有许多种虾虎鱼,如产于东太平洋区域的刺虾虎鱼栖息在沙土的洞穴或者泥泞中,有些还和其他动物住在一起。如加利福尼亚的粉红色的小盲虾虎鱼,就住在某些虾类动物挖掘的洞里。虾虎鱼亚科的鱼一般都会注意保护自己产下的卵,常常把卵产在甲壳、岩石等不容易被吃掉的地点。栖息在海岸线上的潮汐虾虎鱼数量逐年减少,属濒危动物。
虾虎鱼是虾虎鱼科各虾虎鱼种类的统称,是一类体型小的食肉类鱼。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如 “侏儒虾虎鱼”、“寻常虾虎鱼”等,是鱼类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种类达到2100多种。它们看上去身材短小,仅有几厘米长,有两条脊鳍,多数栖息于热带海水中,一部分生活在河流,溪流以及湖中。虾虎鱼是中国原生鱼家族中的一个数量、品种较多的成员,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
虾虎鱼的特点是身体细长,体型小,大多数短于10cm。有两条脊鳍。第一条有几根细微的脊骨,头部和两侧有一系列小的感觉器官,尾巴呈圆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种类,如欧洲的水晶虾虎鱼呈现透明的色彩。
虾虎鱼类最突出的形态特征就是其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状。该吸盘的功能与䲟鱼的背鳍吸盘和圆鳍鱼科的腹鳍吸盘类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结构,因此只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要数Trimmatom和Pandaka属的虾虎鱼类,它们完全成熟后也短于1cm ,分布在菲律宾的一种虾虎鱼身长只有13毫米。也有些体型较大的虾虎鱼,比如拟虾虎鱼Gobioides的种类,体长可超过30cm,但这是少有的例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