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住的出租房吧。楼道永远是湿的,“好心”的房东偶尔会在门口处铺满旧衣物,任人踩踏。一上楼梯,大家都会习惯性地拍拍手掌或者踏踏脚,只为换来几秒钟的光明和安心。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房号,我住的是401房。推开薄薄的铁皮门,你会先闻到一股独属于你的熟悉的“湿气”。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脱鞋,是开灯,这里24小时需要开灯照明。但白炽灯的全天笼罩并没能为你的这个“家”增添一丝温馨和舒适,反而能让你更加看清生活的赤裸裸——席子发霉了,干的衣服湿了,湿的衣服臭了,底裤永远不会干。你可以选择上淘宝买特惠套装,或者多买了一吹风筒......
一旦踏进了车陂南的小巷子,脚下永远是黑积水或者发臭的垃圾;两边是各种黑作坊和发廊;抬头是密密麻麻并交集在一起的电线和可能挂了半个星期都还在滴水的廉价衣服,偶尔幸运可以看见“一线天”的晴朗。整条巷子留给你的只有相互“擦肩而过”的无奈和呼吸一口“臭湿气”的自由,但一般人都是选择屏住呼吸来逃避和忍受生活的不堪。对了,如果偶尔有一辆“中通快递”的三轮摩托车经过,你可能还得“跳起来”让道,因为他们“ Never stop!”。
第一次入住城中村是去年4月的时候,刚毕业,人生地不熟,听朋友说天河区的车陂南有地铁和BRT经过,交通方便,离市区不远,租金六七百块。因为急着找个地先落脚,随便看了两间就把事给定了,第二天便简单入住。虽已经离开车陂南好几个月,但这个“鬼怪”的地方估计住过的人都不会忘记。走近村头,你像走近一片黑森林,都会自然反应地放缓脚步,思考是否需要继续往“里面走”......
早上不用调闹钟,隔壁永远会有新的出租楼在装修,6点不到就会开始动工,电钻声里总会夹杂着那个工头急躁的催促和恶骂声,真不知道房东和他有什么关系...这里的房东很少有本地人,大多是委托中介在管理,他们大多虚伪又狡猾,最喜欢我们这些刚刚毕业的“可人”。
定下来之后,我现在后悔了,对,后悔了。因为我没住过贫民窟啊,想想以后的三个月要路过集市,路过一个垃圾堆,想想受不了啊。虽然很便宜,每个月只要500,我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转租出去,家里让我租高档小区,不是租不起,因为这钱是我妈挣的,我舍不得。
在西海岸的孟买,更是有超过1000万的人生活在贫民窟里,难闻的空气、头顶上只能看见一小块的天空、环境很差的厕所和浴室,是这里的标志。总体而言,同世界上所有地区的贫民窟一样,这里的居住环境差之又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