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赏的书是维克多,雨果所著的《悲惨世界》。书中主人公阿让在书中的遭遇,在我们村的周围都能见得到。多少人对自已的儿女疼爱有加,为了他(她)们奉献了自已毕生的心血与汗水,甚至为了儿牺牲生命都再所不惜,然而换来的却是被扫地出门。正是阿让的痛苦遭遇,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一面。从而使自已领悟到:人就是这个样子,在有意无意的潜意识中自已就是冉,阿让,那么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多了忍让精神,对人与事也特别宽容。
一生以书相伴,以书会友。虽然读书无数,但真正改变人生观念,影响最大的是徐迟根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不畏坚难,持之一恒,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写的《歌德巴赫猜想》。我记得是一九七八年六月中旬,我也正上初一。远在上海工作的大哥,给我寄了一些学习上的参考书,以及徐迟写的《歌德巴赫猜想》。那时候才恢复高考,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学风正浓。大哥的期望我明白,就是鼓励我以陈景润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成才。
我的人生还没有行至尽头,真的没办法回答出来。我觉得生命的每一天每一段都是唯一的弥足珍贵。不论经历多么荒唐可笑亦或风光无限,我都感谢那些促使自己前行,不断蜕变的书籍。我想说,很多书陪我度过难熬的岁月,我在内心感激读到的每一句有力量的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快乐不起来,我可以推荐一本曾像阳光照射进我心中的书《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是我最困难日子里唯一的寄托。
记得我在大一 的时候,每天晚上下完晚自习之后,我都会一个人在静月湖旁边的长椅上看书,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文字描述,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读起来不会觉得空泛,这书里的句子句句都意味深长,每次我看过一段之后,都会被深深的吸引,他所描述的种种场景瞬间都可以在我的脑海里显现,总也难以忘怀。
家境一般,大学毕业靠自己找工作,通过多次考试进入了体制内。但是作为一个乡下出生的孩子,家里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方面的熏陶。学姐推荐了一本书《杜拉拉升职记》。我看到了杜拉拉认真工作的老黄牛精神,看到她鼓起勇气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勇气,看到了职场的艰辛。这本书对初入职场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帮助。
《花田半亩:一个美丽女孩的生命绝唱》主要讲述了作者田维在身患绝症后对生命和青春的思考、感恩与坚忍。高中的时候看过一点,真的很喜欢,它对我的意义还蛮大的,高三的时候学习压力大,也会看这本书缓解一下,现在上大学,又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现在还放在书桌上,爱不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