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现在就算是住在楼房里的邻居也并没有一个全部不相往来的情形,对于大部分住户来说,只要是住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之后,再怎么铁门铁窗也挡不住那些三姑六婆想要唠嗑的那种心情。总会有一些交往交流的。
但也确实会有那么一种情形,让同一栋甚至同一层楼房的邻居互不往来,当这个住的人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人员或者是说独立性非常强的年轻人,这两种人群就是对于邻里往来观念比较淡薄的,但是如果你说是住在一个老年社区或者是住在一个普遍的社会地位比较相近的那么一个社区,然后大部分住户是家庭的话,那不可能会不存在往来的这么一种情况。
而对于那些真正不相往来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工作的一个生活的体验当中,他们的全部精力已经被用在了应付自己的工作应付自己在上班时期的人际交往和对自己最基本的安排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自己住在周围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住的地方不是家,只是一个落脚的地点,当你对住的地方都没有情感的时候,那你对你的邻里也肯定不会有更深的交流的欲望。
而当你把一个住处切实的当成了自己落户的地方,那你总会和周围人有一些往来的,因为这个住处对你的意义来说不再是简单的落脚点了。
当然现在和以前相比较确实会有更强烈的人情淡薄的感觉,我个人认为他是因为现在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已经使人的精神状态处于一种浅显却又满当的状态,人们每天会在脑海中花很多精力去处理这些繁杂的信息和网络上各种交流对人的冲击,因此我们对于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欲望,就会比原来变得淡薄起来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在住楼房的人们能把邻居认清的就没多少更何况平日的往来呢?
对此我真的是有切身体验的,我在上高中以前我们家都是居住在平方里的,那时候有个大院子平日里邻居们都会坐在院子里聊天啊,总之就是互相都比较熟络吧也少不了窜门啊蹭吃蹭喝之类的,然而当我们搬进了楼房之后就再也没有那种邻里相亲相爱的感觉了,甚至是都不知道我们的对面到底有没有人居住!我觉得吧住楼房的邻居不相往来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那种四合院似的居住环境使我们这些邻居都比较了解了所以可以放心的与他们来往,而住在楼房里大家虽是门对门的,可是那种敞着门的几乎没有,想要彼此了解的可能性极低,所以谁会想和不熟悉的陌生人有所往来呢?
其次吧我觉得住在楼房里大家的疑心都会更重一些,就我个人而言吧每当我一个人进入电梯或是楼道的时候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有次我在家看电视那时我爸前脚刚走后脚就响起了敲门声,我还以为是我爸忘拿东西了就直接打开了门,谁知道是一个老太太她问我认不认识✘✘,我说不认识还问我知不知道她们住哪,当时我就有点慌了觉得此人太莫名其妙了啊,见我要关门他便走了,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而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最后就是住楼房反而成了人与人交流的屏障吧,大家的作息时间啊工作啊都不一致,很难碰到面的,像我们家要不是某次和对门的正好搭了同一个电梯,同时去到一个方向开门,我都不知道原来我们家对面是住了人的…
所以说啊住楼房的邻居不相往来是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还是很正常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楼房,我们之前在平房住着各家都一个院子,白天大门一般都开着,一个巷里的孩子们互相串来串去的玩儿耍,大人们饭后搬着小板凳聚在一起唠嗑,家里边煮了遗憾的饭食可以直接从墙头上递给邻居尝尝鲜。所以住在平房里的人们都经常来往,感情也都很好。
可随着现在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所以对房子的严密性很看重,尤其住进楼房里,都按上了防盗门,只要门一关家里面发生什么邻居都不知道,邻居在干什么我们也不清楚。而且住楼房的一般都是年轻人,都是需要朝九晚五上班的人,每天早早的离家,晚上很晚才回来,到了周末不是与朋友聚会就是在家里养精蓄锐,所以邻居之间几乎互不影响,也几乎见不着面。而且现在人们的警惕性非常高,如果你突然的跑到你邻居家里去做客,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就算你去了对方家里,邻居也很热情,你也会不自在,毕竟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再说每天上班串门的时间几乎没有。我们住在平房里的时候,没事儿大家都喜欢聚在一起聊天,干活。谁家有困难也都会去帮助,可如果你住在楼房你的邻居把他家做的饭给你送过来,你不会怀疑吗?你肯定会觉得奇怪。而如果你做了饭会想到给你的邻居尝一尝吗?你肯定会害怕打扰到对方,或者被人家误会。
所以住在到楼房之后大家由于警惕性和见面机会少一般都会生分,但也不会绝对的不相往来,如果你真诚在每次见到你的邻居都跟他打招呼,那我相信他会感受到你的真诚并且作出回应。
因为住楼房的话邻居比较多,上层下层的人也很多,只有对面的邻居会偶尔的来往,如果就算在楼道里面相互碰见,也是简单的招呼,而不会逢年过节相互串门吃饭。楼道里面住的人很多。
邻居太多这样人一多就很难相互交流,甚深入的了解对方,和对方交朋友,因为太多人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是人住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人家住哪个楼层或者房门号,这样就算想相互串门,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住楼房的邻居也不是就不相往来,他们之间的交情仅仅限于相互打招呼。有一句话就是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仅限于几十年的老邻居来说,几十年的老邻居住在一起,大家会觉得这是缘分,相互是朋友,在这种条件下两家才会相交甚好。在原来的老房子,是自己盖的房子,然后有一片邻居都是同一层面的。但是如果要是住在小区里面,这样大家邻居关系就变成了上层和下层。不在一个层面的邻居很少就有交流,因为碰面的机会少,而且楼房里面门锁紧闭,不会大门敞开,所以每个人回家都与外界等于少了来往。
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住在小区里面,因为小区安全有保安,还有清洁的人员住在小区里面,干净卫生。小区之所以安全,是因为小区的门都是防盗门,住在小区里面的人经常把门锁得很严实。这样就减少了与邻居交流的途径。久而久之,现在的人邻里关系都相处不好。印证不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而且现在每个人都比较忙,根本没有和邻居闲谈的时间。有闲在的时间,都想和妻子孩子团聚,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很困惑,可是那天我去发传单,我终于明白了原因。
1.首先我去了一个小区,发现那个小区里都是老人。那些老人都喜欢在在社区的广场上,一起聊天,下棋,跳广场舞。
而且和他们一起玩耍的都不是楼上下的邻居,而是其他单元的老伙伴。
所以,第一点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有伙伴了,不用再去和楼上下的邻居搞好关系了。因为根本不知道楼上下的邻居,是否和自己有一样的爱好。
2.第二次我去了一个单身公寓,那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单身白领。
白天去的时候,那栋公寓基本上没有人在,好像全都去上班了。就算有人在家,也是一个人静悄悄的,或者就是和自己的小伙伴。
因为楼上下的邻居都去上班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大家工作时间不一样,一天都不能见上几面,没有什么往来的时候。
就算是大家工作时间差不多,可是工作以后大家都很累,下班以后就只想休息,没有多少精力去和邻居搞好关系,也害怕处理人际关系。
3.就是那些住在有电梯的小区里,而且是一家人一起住的。一家人已经热热闹闹的了,一大家子的事都忙不过来了,哪有空去和邻居往来?
而且就一层楼,下电梯都觉得有点尴尬。我那天去发传单的时候,发现楼梯间堆满了东西,根本下不去,出门只能靠电梯。
虽说住一起,但是一道门就隔绝了所有关系。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往来,毕竟没有什么必须要往来的理由,除非涉及到共同利益。
住楼房的邻居互不往来是因为住在楼房里就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状况,也很难有时间去进行互相交流,没有时间与精力和邻居们聊天。
现代的人们很少有时间去蜗居在家里,和邻居们聊天。每个人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好而努力的挣钱,努力的工作着,开始的时候都住在平房里面。下班了人们可以围着坐在小小的四合院里,聊着一天的开心与温暖,艰苦与焦虑,聊着一天的所见所闻,趣味性很多。
可是在住进了楼房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几乎邻居之间根本就没有交流,在一个小区住了一年两年,却不认识对面的邻居住的是谁,也许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奔波,为了未来和这个家,但是只要有一点的空闲时间,人们通常都会在家里打扫卫生,休息,看电视,上网,玩手机,而邻居之间的那种交流和寒暄完全没有了,甚至消失了,时代在发展,万事都在变。可是邻居之间的感情却越变越淡,不会友好,冷漠至极。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一切的商机,却始终将最原始最可贵的邻里之间的那份感情越变越冷淡,到最后只剩一堵冷冰冰的墙挡着,没有感情,没有温度,也没有那时候的欢声笑语,缺失了的现在再也找不回来了。我还是希望邻里之间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恢复到以前谈天说地的样子,把从前的一切美好都能够找回来,即使再忙,也有空和邻居说声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