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这种说法,而且我刚看了看公司周围的程序猿们,年龄从23--29不等,一个主管是31岁,也还算年轻,看来程序猿是一个小哥哥的聚集地啊。
程序猿普遍都年轻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第一是因为这个行业需要有很多精力和时间在里面,而且很烧脑,如果你让一个三四十岁的人从事,很可能精力跟不上,如果甲方有个什么新的想法和创意,需要临时加班修改,国庆节的时候我还和一个同学通了电话,他就在十一的那一天加了通宵修改代码。试想一下让一个叔叔这样,身体能受得了么?估计到十一二点就撑不住了吧,而且三十多岁的人了,一般都是有家庭了,老婆孩子都在家等着呢,忍心熬夜加班么。
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身体素质更好,能扛得住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熬夜之后好好补一觉,第二天又可以生龙活虎的奋斗在一线了,也不耽误工作,老板自然喜欢。
第二个原因应该就是脑子了吧啊,年轻人会有更多想法和创意,敢做敢试,说不定会给企业带来新鲜的能量和方法,毕竟现在市面上有太多的创业公司了,说不定老板自己就是个年轻人,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需要和员工区沟通。如果是年纪比较大的员工,可能想法比较死板,做事情只知道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而不会考虑一些新元素。年轻人就是胆子大,敢打敢拼,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的,有时候一个好的创意可能就会让项目起死回生,大赚一票。
一般来说程序猿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做到三十岁以上,已经到了管理层的岗位,也不会再去做一些基础编码的工作了,不过程序猿的工资很高,感兴趣的可以考虑。
虽然很多人都会说程序员是‘年轻饭’,但现在的我还不太认同这个看法,我始终觉得这要看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行业吧,虽然不得不说程序员很多都在上了年纪以后就要往其他方面发展,但其实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而且就国外来说,还是有很多程序员活到老学到老的例子。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程序员可能给人的影响就是一个‘码农’,但从事或者对程序员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和分类也实在太多。
‘软件’还是‘硬件’,‘前端’还是‘后台’,‘程序员’还是‘工程师’这些职务其实多少都是有所关联,只要你愿意,也是可以在这些方面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转型的。如果光从敲代码的角度来说,可能确实是年轻饭的居多吧。
毕竟当你有了更多的经验之后,其实都是可以从事更好的职位,就像一些框架或者程序的结构都是需要你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后才可以更好的构建。当然,这是我现在为止的看法吧。
在IT这个行业中,不得不说是一个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在这里,你就要不断的学习,否则很容易就无法跟上技术的脚步了。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它是年轻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可能多少都比较好吧,毕竟那时候的精力比较旺盛,所以学什么都是兴致勃勃的。
但如果你真的热爱它,你就会有学它的动力。所以,不管程序员是不是年轻饭,如果你对它感兴趣的话,那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而且人生路途那么长,我总是相信‘船到前头自然直’。
程序员又不是靠脸吃饭的,我从来没听说过程序员是吃的青春饭!而且程序员在日积月累置换后能力上升了,不就成了技术总工了,那样的岗位应该不是年轻程序员能混上去的,是靠着一定的资历与能力才能坐上去的。
靠年轻吃饭的行业,简单点理解的话就是靠脸吃饭。明星靠脸吃饭我倒是信,可现在看看那些即使年纪大了的明星,实力在的话,也是相当的受欢迎,通告也是赶不停呀!
我觉得真正靠年轻吃饭的,应该就是一些体力活的工作,就是那种要靠着年轻力壮去搬砖的活,等到你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了,或者你体力不支了,自然就比不过年轻人了;要不就是那种非正当行业的夜场公主,他们才是真的靠年轻吃饭,年老色衰了就真的没人搭理了。
言归正传回程序员,以前帮我们公司开发程序的一个程序员,在跟我们公司合作也有十来年了,一开始听说他就是一个小编程,可经过十来年的打拼之后,他晋升为小管理,再到小总工,这难道不是越老越吃香吗?
技术类岗位的工作,大多都是如此。就是在工作上需要工龄的积累,技术的提升,才能得到晋升的机会,才能有更好的前景,才能有更高的收入,当然,你如果理解那些总工不再是程序员了,那么确实程序员都只能归类到年轻人范畴,也就是靠年轻吃饭了。这逻辑貌似也没毛病。
只是你是一只上进的程序猿的话,你只要有自己的一个目标,等到你的老的时候,靠着你一身的本领,你就是靠你的能力吃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