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同龄堂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被亲戚邻居街坊拿来做对比。不过幸运的是,一直以来都是我胜出(农村那边的人只对考试成绩在意,我每次都能考很好。),但我并不以为然,读书很努力用功书呆样的堂弟成绩也不差,他也不以为然,但就是父辈们对这些成绩很在意。直到高考,我失利了,被堂弟甩在后面了,父老乡亲邻居街坊开始诧异了,我父母开始面对各种压力,堂弟父母变得趾高气扬,我被迫面对这些压力。上了一所差一点的大学,我引以为戒很用功去读书,大三拿了国家奖学金,大四在北京实习,毕业后在北京上班,拿了一份年薪十几w的待遇。相比之下,堂弟大学仍然保持着用功的态度,考研第一次被淘汰,目前正在准备第二次。然后父老乡亲邻居街坊又开始对我投来赞扬的目光,因为按照他们的认识,赚钱越多越牛逼,照这种逻辑,我已经甩堂弟几条街了,但我仍然不以为然,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别人的赞扬,也不是防止别人瞧不起。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不得不面对很多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甚至闲言话语,我没法改变这种现状,所以只能去逃避,往城市发展。但我仍然是热爱我的家乡,想念我的家人,有时候不得不为了他们能在家乡抬头来而奋斗。
堂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书呆子,但为人很善良,所以我们两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对比而有所恶化,一直保持着互相尊重的态度。
既然你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何处,那其实就相当于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心理咨询师从来都不能真的“治疗”来访者,他们只是运用自身技巧来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源于何处,而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来访者调动自身心灵的力量——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心理问题,只不过是自尊受挫产生的攻击性投射,重新建立自尊就行了——一方面你可以通过与表弟多相处,多了解对方来纠正自己的不正确心理投射;另一方面,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学业,并告诉自己母亲的贬低问题出在她自己,而不是你身上,其实你已经很优秀。
我父母和题主父母几乎相同,不过情况更糟心。父亲出门工作,对我的教育几乎不管不问,母亲在家,我有个弟弟。我对童年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直挨打,犯错了要打,我妈心情不好了被打,说错话被打,多说话也得被打。举个栗子,有次,我们一起去街上买东西,她忘带了东西就开始骂我,不长心,都不知道给她说,巴拉巴拉一大堆。其实,她没拿我知道,但我害怕被骂,我没说,因为有次我提醒了她换来的却是冷嘲热讽,“哎呀,不要把我当成你”呵呵,从那会就决定再也不多说任何话。大概是被她打怕了,我一到家就不敢做这做那,生怕做错了挨打,话也不敢随便说,其实很多事我在学校里都可以做到,一到家心里就一阵发憷。
父母唠叨责骂都属于暂时的,谁能跟父母过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