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的就是最新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地球一小时“真的省电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下这个问题。
【1】什么是“地球一小时”活动?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2】为什么提倡“地球一小时”活动?
由于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因此,地球一小时的核心目的并不是为了省电,而是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及支持态度。
光靠“地球一小时”活动来省电是远远不够的,地球一小时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环保。还是要人们从根本意识上进行改变,才能够有效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3】饱受争议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近年来“地球一小时”活动一直饱受争议,不少环保人士认为部分的机构跟人群过度神化了“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作为.
之前的兄弟公司为了这个活动还特意印了好多份传单,跟其他宣传举动,还到各个部门去强制要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对这种举办活动的方式,有一定的质疑。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随手关灯,下班之后会及时关闭电脑和显示器,文件从来都是双面打印,随时关闭水龙头,洗手后都用手绢擦手而不是用纸,出门能走则走,不行了坐公交车,公交车都做不了才打车。
【4】环保不是一时头脑冲动
环保是一种习惯,是逐渐坚持着改变我们本来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关注环保,从我们能做的事情开始做。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我是重玄,欢迎关注。了解更多高效工作技巧及职场实用干货。
首先“地球一小时”活动并不是以直接省电为目的,所以“浪费能源这个锅不该背”,其次“地球一小时”活动本身是唤醒大众节能环保意识的仪式性活动,能让你我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远比我们讨论通过关灯一小时来省多少能源或者浪费多少能源有意义得多。
据国家电网相关媒体报道,2012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从全国多地调度中心提供数据中了解到,各大城市用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市节电13.86万千瓦时,大连市节电5万千瓦时,厦门市节电4.1万千瓦时。实际上,关灯的人节约的是自家用电,发电厂的机器还是正常地运转,即使全国都同时关灯,发电厂的机器也不能停,发出的电并没有节约下来。所以“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没有降低能源消耗,但也不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
对于网上流传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会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的说法,国家电网也予以澄清:城市电网负荷的构成包括动力负荷、工业负荷、居民生活负荷、照明负荷、空调负荷等诸多要素。“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仅仅关闭了部分照明负荷,对电网整体安全运营没有明显影响。
举个例子,3月份北京电网高峰负荷在19时左右,低谷负荷在凌晨4时30分左右,峰谷差在52%左右,活动中同时关灯的峰谷差远远达不到52%。所以“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电网整体负荷并无明显变化,在电力系统正常承载范围内。
不要纠结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究竟能省多少电,这一熄灯举动就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我们对地球家园的关注,以及为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行动的决心。
我们没有用的电并没有被浪费。不然的话,我们白天不开家里的灯,是不是就在浪费电呢,晚上不上去班,是不是也在浪费公司的电呢,呵呵。
每时每刻的用电量都是在波动的,而且有高峰有低谷,差异很大。电厂有很多,用户也有很多,在电厂和用户之间有电网,电网能够对发电和用电进行调配。用户可以少用电,电厂也可以少发电。
一些象征性的关灯活动省下的电对用电总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比白天和夜晚的用电量差异要小得多的多,对电网的调配能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我也认为这种活动不能从实际上节约资源。例如楼上说的点蜡烛,买一只蜡烛的钱用做电费的话不知道能点几小时等呢。不一定用碳,钱就是成本,就是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关了灯的人还要用电去做别的事情,比如我,本来打算开个台灯看书的,让我关灯,那就只好改看电视了。
我只是单指举办这次活动而言
这次活动,发电厂依然燃烧了资源,依然排出了二氧化碳,只是发出的电我们没有使用罢了,也就是说,馒头已经蒸好,只是我们没有吃,浪费掉了
所以,这次活动不但没有节约资源而是造成更大的浪费!
当然,作为一次呼吁人们节约能源意识举办的活动,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
我的观点对否?
问题补充: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首先要知道
1.电是不能直接储存的,如果能够直接储存,当然好了
2.如果,你这个地区长期使用的电能少,那么供电部门就会做出计划
就会节省能源,如果你只是一时的,那么供电部门还要给你供电的,你不使就白白浪费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