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学扩招了,所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三十年前的大学生之间不管是出身还是志向差别都不大,毕竟那时候大家都穷,大家都努力。现在的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家的生活背景都千差万别,有的人可以混个毕业证回去继承上亿的生意,有的人爸妈是省部级,照样人生赢家。所以你大可不必惊讶于这么多人怎么不用功的现象,说不定人家三代以前就起跑了。
更多的是平时课听的半斤八两都没有,课后也并不会认真的去看,去理解那些自己所学的东西,唯有在期末考试的时候空间一篇哀鸿遍野,各种学霸凸起。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看多了网络上的东西也就以为那些是真的,他们自诩自己看破红尘, 还没见过红尘,又何讲看破,他们每天励志,励志过后的就是迷茫,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往复沉沦。
大学只是一个平台,自己干什么真的要看自己,我也看书,我也打游戏,这真的不矛盾,或者说如果自己真的想在大学干点啥,这些事情都要做才行,大学不是学知识的地方,但是他只是为你提供了更多学知识的机会,你要是指望自己在寝室学习就算了,你的极品室友会吃了你(我的书全都是在小阳台自己一个人看完的),最重要的,还是珍惜时间。处。
中国学生的迷茫期由于高考被滞后到大学了,其实很多人都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的。而且他们都是家里用最好的条件供出来,也没有经历社会的残酷,学费生活费大多也由家里供应,可以说是没有面临过什么生活的艰辛,也没有什么生存压力,自然也就没有紧迫感。现在的大学生迷茫、颓废并不奇怪。
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而且农村大学生比例增高,很多中产阶级及以下家庭观念里仍然是读书就是为了赚钱,自然而然影响到大学生。君不知还有很多学生负担着学费债务,每天想着如何兼职家教补贴学费生活费,完成大学学业,拿到学历出来挣钱养家。
我觉得现在大学生,不重视人文类的培养,一是从初中高中以来我们的学习就大多是怀有目的的,没有放很多精力在学生的人文情感上,二是大学生自己也没有意识大学他不仅仅是学埋头学知识的地方,我觉得更应该是抬头展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