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包括很多东西吧,不仅仅是事业上的瓶颈,还有人情冷暖。
像我朋友在上海念二本,读的是传媒专业,一拿自己的简历去大公司面试,对方就说你知道的,这个专业的,我们只招复旦交大的,其他学校都是很水的。我朋友听了之后心灰意冷,马上就打算去考教师证了。
在考的时候,学校就要求他们去实习,我朋友又得忙着奔波。由于学校在郊区,工作的地点在市区,她不得不辛苦地跑来跑去,早上五点多起来坐车,晚上回到宿舍也10点多了,根本没时间复习,最后教师证也没有过。
我觉得是心态的问题,她老是觉得自己很卑微,被迫在学校和工作的缝隙中生存。我一说这个,她就说这是上海这座城市决定的,因为好处永远会给本地人,她作为外地人,是不会收到公平对待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过于乐观吧,我觉得人做决策一定是要功利一点,要首先为自己着想,而不是说被迫去做什么。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一定要去很好的公司,也可以去一些新的创业公司去面试,据我所知他们对学历没有硬性规定。而实习我不会用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去应付学校的一个盖章,我宁愿花钱买或通过亲戚的帮助,把这个事情完成,然后把这些时间花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
你长得这么好看不如给我点个赞吧。更多的学习技巧,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从心理学和文学的角度,为你破解生活密码。
微信公众号:文学有毒
做全网最幽默的文学解读频道,别轻易关注,小心中毒。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决策是否左右了我们的命运?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一看另外两个人的故事。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它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因为研究人的偏见和理性决策心理学,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一个叫做布鲁克斯的人阅读了卡尼曼的传记,并发出了一个疑问:卡尼曼虽然终身都在研究决策科学,但似乎他的一生之中并没有做多少决策。
而且卡尼曼的终身好友--特沃斯基,同样是研究理性决策的人,还曾经说过“生活中的重大选择,基本都是随机的”。
而实际上真正决定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命运的,除了历史事件的影响,还有一系列随机的巧合,最后就是个人的爱好以及各种感性冲动。在这当中几乎看不到决策和选择的影子。
布鲁克斯说,并不是理性决策的学问不好,而是从这两个名人的生活传记来看,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当中,其实很难有机会用到这些学问。
像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人生一样,他们最终能够终生合作并研究理性决策,源于对心理学的共同热爱,以及一系列的巧合或者感性。
由此布鲁克斯认为,决定我们命运的有时,并不是你做了多少正确的决策,而是你对什么东西的热爱和努力。
所以不是决策左右命运,而是你的热爱和努力,左右了你的命运。
因而,不管你要做什么决策,你的人生是否陷于逆境,都不应当让他左右你命运的东西。
首先在困境中,我们不应当慌乱,应当坚持对自己的信心。首先我们只有坚持自己,才能够渡过难关。人只有相信自己,别人才能够相信你。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同学因为得罪了语文老师,被语文老师罚站。然后班主任让他找所有的任课老师签名,只有找所有任课老师签名之后他才能够回教室听课。有一天他对我们说,语文老师对他说话了。我们都问他,语文老师对他说了什么。他说他去找于老师签名,老师说我没时间签。这时候我们都笑了。但是他说都到这个时候了,自己还不相信自己,那么谁能够相信你呢。这个事情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因为他那句话,都到这个时候了,自己不相信自己,那么谁能够相信呢。那就是我们在逆境中应该采取的措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其实逆境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好突破自我的机会。很多的诗人都是在落魄的时候才有很好的作品,很多的落榜的读书人才能够被我们所知。你在逆境中,一定不要慌乱。保持冷静,发挥我们的潜能,这也是一个机遇。
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的,陷入逆境并不可怕。
在逆境中的你应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自甘堕落,不要认输,要相信逆境只是一时的,有一句话说的好,阳光总在风雨后,要相信有彩虹。
在逆境中要学会自己开导自己,这样才能从逆境中走出来。只有自己能打开自己的心结。逆境中不要想不开,人生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逆境中要学会忍耐,你要相信低一时头不会低一辈子头的,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的。
在逆境中也可以看清一些人一些事,那些在你逆境中雪中送炭的人便是你一生中值得珍惜的朋友。
那些在你辉煌的时候围在你左右,而在你落难的时候却抛弃你,一走了之的人我想你也没有必要再和他来往了,逆境更能让人清醒让人理智的处理一些事情,逆境也会有助于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