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这么有钱,我最有资格混吃等死,可我还是出来跑业务。”原话忘记了,出自《欢乐颂2》曲筱筱的一句话。其实感觉第一次听到这个话心里就很有感触,剧里的曲筱筱是富家女,腰缠万贯,可她还是出来打拼。姑且不说剧情里的她是为了获得父亲的好感而努力工作,或是出于什么别的原因,可单就从她努力工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身边的朋友也是有贫有富,穷也没穷到吃不起饭,富也没富到天天开着豪车上学。可是要说这贫富差距从而引出来的思想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说考虑问题的时候心里想法可是一点都不一样。首先一点“穷”的同学买东西的时候会考虑半天,综合各方因素,权衡考虑,最后得出一个让自己最满意的价钱;而“富”的同学只有一点需要考虑:自己喜不喜欢这个,或者需不需要。就从最近换手机的事情来说,最近很多新机上市,身边的同学也是有很多想换手机,有的同学来回来去考虑很久,最后也没决定买什么,或是等着双十一促销一波;有的同学直接就下单iphoneX;还有的同学(我)选择换一块手机电池,接着用两年。贫富的差距也进而影响着思想的差距。其实我的身边还真没有网上所说的花钱如流水的富二代。我身边的朋友即便是富二代,花钱也不是大把大把,因为他们从小的教育,就是钱来之不易,都是父母一点一点挣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思维差别很大,就像赚钱一样,2千万的本钱,跟2千块的本钱,前者强者恒强,后者基本上勉强糊口。富人的孩子不会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穷人的孩子不一样,即便是通过教育途径上升,他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减轻家庭负担,那么他的严重,具有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的事情,可能会有抵触。毕竟玩不起,更输不起。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见识格局很大不一样,很多农村出来的孩子,可能大学毕业前都没有做过飞机,哪怕是高铁,而富人孩子见多识广,保时捷、法拉利、奔驰宝马这种车都见过,国际一线品牌新手拈来,《欢乐颂》中的曲筱绡一眼就能看到樊胜美的地摊货,而穷人的孩子这是犹豫商品的价格,该不该买,品味就差很多。本人也是一枚农村来的孩子,混在大都市,越发土包子的味道很重,好好奋斗吧,即便是不呢能够成为富一代,起码下一代的教育观念,不要太落后。
思维方式实在与太多太多相关,对同一个人成长贫富当然是会影响思维方式但是也要看你对思维方式的理解,受限于汉字模糊性,对于思维方式我想每个人理解又都不相同,如果你说的思维方式指对一个事物或者事件的认识以及处理方式当然贫富改变会改变百分之90的人。楼主这么问也是受限于模糊性文化思维导致的,一个问题忽略于特定对象,你的对象太广泛,人和人个体又都不同,很多人思维方式惯性很强,如果对同一个人如果出生环境分为贫富,那么父母必然思维方式等等都不同,人的出生环境对于个人左脑右脑影响不同,所以必然不同。比如说中国美国,这两个国家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已经大大超过了贫富对于个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了。由此可见思维方式极其复杂,包含个人体验经验世界观等等综合,甚至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种思维方式甚至。
一个不爱解释,一个解释得非常多。眼界不同,心理活动复杂。比如A家境富庶,B较为贫困。你问A一起去吃饭吗,A如果不能去就会说有事不去了。B就会解释五六百字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去。别人看到一件衣服很美不由得称赞,A会说确实很美。B则会说好是好看太贵了我肯定买不起这样的衣服话说其实我们穿多少多少钱的也挺好巴拉巴拉巴拉......我没有歧视B的意思,因为家庭条件的好坏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但是自身条件的好坏自己可以努力改善啊。还有一类人,比如C,虽然家境贫困,但是自己努力。不能说奋斗到什么程度成功到什么程度,但是能够供得起自己的衣食住行,不用向父母伸手。于是C面对任何事情都不卑不亢,不像A随意大方,也不像B战战兢兢。
太有了,无比又有点自己的小自卑,没有安全感,做事畏首畏尾,随时担心明天未来在哪,不敢追求梦想,还有些愤世嫉俗,明知道这些是负面想法,却无能为力,因为这些特质深深印在骨子,有时也会懊恼自己这样,然后恶性循环。不舍得花钱,娱乐活动基本不去,因为花钱。计较小得失,有时候吃了一顿贵的就很有负罪感,有时很讨厌这样的自己,但依旧不敢改变。有时想着父母都不舍得买什么,我有什么资格破费。可又还有着自己的小追求,不甘心一辈子如此,寄希望于努力学习找好工作。不知道会不会到头来一场空。看着父母为了我辛苦节约,更不想结婚生孩子,除了父母不想再为任何人而活,不想再重复一遍父母的人生。
有,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尚处在成长期的孩子,环境对其的影响是深远的,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富足的家庭可以让其拥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去认知这个世界。相反一个贫困的家庭就会使其分出一部分或大部分精力去思考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家庭状况。或者说前者思考的是怎么能让自己活的更好,更出色。后者则是怎么能使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摆脱贫困。再者就是前者大多有承担失败的勇气,良好的经济状况可以帮助他承担风险,而后者恰恰相反。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人,所以此理论大多是建立在环境相同的基础上,单从家庭的经济角度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