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怀疑,我总有一天会产生懈怠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原因的话,应该就是,长期的工作让人产生了疲劳的情绪,想要从工作中脱离。而生活里面,我们总是想要追求一些新鲜感,可是,每次单调重复的生活已经人感觉失去了很多乐趣。这个时候懈怠也是一种放松吧,只有让自己休息一下,才能更好的继续奋斗。
1 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事情。
平时日常工作的时候,我都是非常积极主动,也非常认真的,甚至有一些工作狂的倾向,不把工作忙完的话,一般都不会休息。忙起工作来的时候,整个人就陷入了一种疯魔的状态,可以不吃饭,只为了把工作给赶完。如果工作没有按时按质完成的话,就会有一种烦躁的情绪。
但是实际上人跟弹簧其实在某些方面是很像的,如果一直绷得很紧的话,很容易就这样断了。总是需要有张弛,不能一直都绷得紧紧的,这样对自己并不好。
有一段时间,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非常拼搏努力,还用这种高度要求自己的态度,去要求自己的同事,结果导致了一些矛盾跟冲突,虽然后来事情解决了,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也该放松放松,不要保持在工作的紧张状态了……
没有必要再自己的桌上放置太多的东西,事情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有时候,懈怠一点,也可以少一点紧张的情绪。能够用平常心去对待日常的工作。
2 生活需要平衡,需要新鲜感。单调重复必然产生懈怠。
我想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有期待吧,但是如果每天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都是在公司跟家庭之间奔走,今天就能猜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过什么样的生活,一直这样的话,谁也受不了……
我就很难忍受这样的事情。我总是需要在生活里面,找些乐子。比如,周末的时候,去朋友家蹭饭吃,跟朋友玩一场游戏。或者去当志愿者,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或者去体验一下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带来的物质享受,犒劳自己,给自己来一段短期旅行或尝试一次未曾做过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找到一些乐趣,支持我继续努力下去。
要不然,就可能会懈怠了。因为看不到“努力”与“懈怠”之间的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动力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造成这样的原因会有很多种,我第一反应,应该是因为我生了一场大病。
我们现在还很年轻,对于工作事业都会有很大的拼劲,很多时候都会不知疲倦,每天都加班或者熬夜。可能有时候一日三餐都没办法定时定点的吃,有时候饥一顿饱一顿的。为了工作,为了不断地提升自我,可能下了班还要给自己充充电,不断地提升自己,好让自己可以获得一份可观的收入。
但是,如果哪一天因为身体太过疲惫,垮塌了,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我应该就会懈怠下来了。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原本是个工作狂,视工作如命。每天都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不知道休息,很多时候因为工作都会忘记了吃饭。最终,因为长期的身体透支而倒了下去,生了一场大病。不过还好,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之后康复了,不过从那时候起,他就像完全变了个人一样。
本来在工作中一直都是排头兵的角色,现在开始退居二线了。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了,工作也不再那么的积极卖命,开始关注起了自己的养生。从他嘴里听到更多的,不再是工作内容,还是享受生活,而是养生。以前不规律的生活,现在变得特别的规律了,也不再为了工作加班加点,没日没夜了。
我觉得我如果懈怠的话,也会是这个原因。可能现在因为忙于工作,给家庭和自己的时间都太少了,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客户。哪天懈怠下来之后,我觉得应该就会转变思路,花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然后去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挣了钱也要花一部分到自己的身上,犒劳下自己。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之所以产生“社会懈怠”这种现象,专家的解释是:人们可能觉得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故而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地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