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北京话是这几门方言里形式最严峻的 走在北京街头 讲着一口京味的年轻人的越来越少了 正是因为普通话和北京话太相似 才导致许多年轻人失去了学习北京话的热情和耐心 估计两代人的时间就能让北京话退出历史舞台 到时候京城人人标普 再无“皇城根腔”。
我所在地情况是,爷爷奶奶只讲方言;父母这辈人很多是讲方言和普通话;孩子这辈人只讲普通话,但是能听懂方言。也许孩子的孩子讲只会普通话,而且也听不懂方言了。方言很好,但是并没有得到好的继承。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让整个中国人可以无障碍的交流,可方言又成了交流的障碍,想想看,要是各地还保留原有的文字中国还会是统一的国家吗?早就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了吧。
但其实很明显,白话,普通话,客家话,潮汕话,闽南语等等,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它独特魅力所在。
各地情况不同,我们这儿是贫困地区,加上多民族地区和高寒山区,不仅汉语方言保存完整,民族语言(主要有苗、瑶、壮、侗)也很有生命力。
中华语言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有人说方言就是不普通的话,我觉得这个很对,方言有时就像一个地方的纽带,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