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较长的矿泉水历史的欧洲,说起矿泉水,指的是装在容器里的含有多种矿物质的天然矿泉,没有任何防腐处理,而进行过杀菌或除菌处理的水是不被当作矿泉水的。而在日本,情况稍微复杂一些。根据日本的食品卫生法规,矿泉水与果汁等同被列入清凉饮料类,有专门的生产标准及产品规格,它必须经过85°C高温及30分钟的加热杀菌,或者与此有同等效果的其他杀菌除菌处理后,才准予上市出售。日本企业一般采用较多的是过滤方法,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企业采用较多的是臭氧杀菌或紫外线杀菌,据日本厚生省生活卫生局食品保健科解释,这些方法的效果相当于85°C高温及30分钟的加热杀菌。依照这一生产标准进行杀菌除菌处理后生产出的矿泉水,即使仍不免含有微量的残菌,但是病原性的大肠杆菌等完全被消灭。不过,如果必须依照这一标准的话,欧洲生产的矿泉水在日本就成了不合格产品,不能销售了。为此,日本对欧洲的矿泉水产品作了例外处理。据厚生省介绍:“原则上,进口矿泉水也必须进行杀菌防腐等处理,但对欧洲生产的矿泉水,由于其原水所在区域的地质特殊性,以及具有数百年的饮用历史,而有所特殊对待。根据日本与欧盟间的协议,只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并且在欧盟内流通的矿泉水,即使未经过杀菌处理,也视为符合日本的生产标准。”可是这样一来,矿泉水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产品,有经过杀菌处理的,有未经过杀菌处理的,很容易引起消费者混乱。于是,日本农林水产省制订了《矿泉水类产品品质标识指南》,根据生产矿泉水的原水种类及不同的杀菌除菌处理,将其分成四类,规定有些产品可以称为矿泉水,有些则不可称为矿泉水。经过杀菌除菌处理的矿泉水,是不是永远安全可靠呢?我们请教了日本矿泉水协会的福士祐次理事。他介绍说:“由于水中几乎不含有任何营养成分,即使混入少量的细菌,也不可能大量繁殖……从维持生命的角度来说,至少十年以后仍可以喝。”不过,长时间放置后,矿泉水的口味会发生变化,不再甘美可口了。
矿泉水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不过近年来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瓶装水是经过消毒处理;制水是经过超滤设备除菌和去除离子,灌装是封闭式流水线,容器也经外理,最后再经紫外线杀菌和臭氧杀菌,基本上是无菌的,所以能存放一段时间。
普通水是暴露于空气中,很快就会污染微生物。根据不同种类的容器,一般矿泉水的保质期限(包括口味保证)为1~3年。装入容器的矿泉水,像人一样会呼吸,尽管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将矿泉水长时间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里的异味会进入矿泉水,经过四五年,矿泉水就会起变化,散发出一种气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