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语外教,他还挺喜欢看抗日剧的,还给我们推荐雪豹什么的,结果同学们都说没看过。抗日剧看的比我们还带劲,还有《我的兄弟叫顺溜》他说看的很感动,特别是顺溜姐姐被日本人强暴的时候他也觉得:啊,日本人真坏啊,他好像特别感动于抗日剧里面的兄弟情,顺溜的兄弟死的时候他直接感动哭了。然后还在课上给大家鞠躬道歉什么的。
老师真的特别喜欢抗日剧,雪豹战长沙等等好多抗日剧他都看过。他最喜欢文章和杜淳说文章的演技很好,杜淳非常男人很帅,文章出轨的时候我们还在课间八卦了几分钟。说真是没想到这么好的演员居然出轨什么blabla的。老师算是杜淳的迷弟?问我们喜不喜欢杜淳我们都表示没听过这人谁啊,他就很鄙视说我们没品味,说杜淳是他理想中男人的形象。有一次杜淳来我们这个城市拍戏,他居然去围观了,激动的热泪盈眶跟旁边的围观粉丝一起不停的感慨,啊好帅好帅,但他怕被听出口音不是中国人就没敢多讲话。
我们认识的其中一个后者类型的,叫泷泽..泷泽君彼时已经三十多岁,横滨人,之前做一个好像是媒体公司还是啥,后来不想干了,就从实际执行管理的位置上退下来,留了股份在手跑中国来游历..他老婆是韩国人,我们认识这两口子时他们刚有了个两三岁的儿子..所以自然是需要租个房子..他租房子的过程因为我是本地人,所以帮了他不少忙..而他搬家的过程嘛,我们帮了他不少忙..他搬进新居之后,请我们一票人去做客..他老婆做了些韩国菜,请我们吃.
那高校里有不少东北亚的留学生..有韩国的,有日本的..我们班里有个日语极其牛逼且对和日本人来往的交流活动甚是积极的哥们,且称他为B君,由于他经常参加那些活动,于是便也认识了不少在校的日本留学生,有时就组织活动一起玩,玩的话需要比较多人,他便回来,把我们剩下的比较宅的也都拉出去(日语系的说实话宅的比较多),于是乎大家也都有了一些来往..
在校的日本留学生情况非常复杂,什么年龄段,出身背景的都有..有的勤勤恳恳地住校,上课,乃至旁听别的学院甚至是理科学院的课,连来我们宿舍跟我们一起打火锅的时候都抱着本HSK习题挨个问我们问题的..也有的活得自在,在广州彼时还未开发完成的未来CBD珠江新城租个一百多平的房子没事回学校听两节课有事就先紧着绕中国旅游的..
只有表现普遍人性,才会产生经典,中国影视才会有出路,只有让现在的日本人看到那场战争中的中国的“博人”和“希代”,日本人才会认识到曾经犯下的罪孽,才会服罪,我们的影视要感动他们,像他们感动我们一样,而不是一味的愚蠢的“示强”,一味的意淫,做既没有思想,也无艺术可言的电影。
中文普通话说的比一般其他有方言地方人说的都要好就手撕鬼子这事儿和他探讨了下他说“别这样儿好么,手撕鬼子,虽然我是鬼子,但是也甭给我手撕了啊,这违反常识啊,枪毙,刀砍,炮撸,我都认了,活该我们是侵略者,手撕就是你们不对了,还能愉快的玩耍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