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虽然过去,但并不会被遗忘!它就像一面镜子,从中究竟能看到多少,取决历史给我们留下多少。影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寂静的历史展现给观众,附带延展过去的沉淀。从这个角度看,电视剧的水准,决定了观众的品质。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是一部反映外交部签证官在二战期间人道主义援助故事的大剧。通过片中驻维也纳大使馆签证馆普济洲的经历,这段被遗忘的二战历史重新回归观众的视线!此前犹太人被排挤屠杀的遭遇对中国观众来说是片面的偶然的,一些视而不见的世界,如今这段历史的大门再度被打开。关于二战期间的中国外交故事吸引了很多观众,人们通过它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过去!
这是一种历史视角的转向。近几年,抗战影视作品不再只追求颂扬讴歌,很多导演、编剧更倾向为观众建构一种真实、客观存在的过去。这样的追求总是从历史中出发认识未知,势必将过去中原本忽略、陌生的事实,化约成熟悉、已知的故事,以既有的视角来展现情节。《最后一张签证》改编自真实的人物故事,把中国外交官的海外经历,嵌入到了二战期间维也纳的政治文化、地方社会、士人生活的广阔领域之中。这些细节反映了历史的多面,彼此辉映,充斥融合,可见时代思想对历史的修复。如果将这段历史看作一个身体,编剧之于剧情,就像血液通过血管周行全身,只有看到了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思想,才能感觉到当时当地脉搏和心跳。
最后一张签证》的时代背景发生在奥地利被意国纳粹统治时期,那时的中国也正经历着抗日战争。二战期间,德日两头野兽,一只在欧洲,一只在亚洲。当时西方大国已经放弃犹太人,奥地利外交“孤立”无奈。希特勒占领维也纳以后,当地人用鲜花表达了对德军纳粹的支持!!从家里逃婚跑到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普济州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对当地人毫无反抗意识的举动很费解,因为当时的中国正用大炮招待侵略者。面对他的问题,德国警厅厅长汉期告诉他,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从一些历史书中可以得知,不管是希特勒,还是其纳粹党羽都有着强烈的反犹情绪。当时的奥地利内忧外患,政治方面党派闹分烈,经济方面频频经济危机。希特勒初到奥地利对中层、低层阶级用了招安宣传策略,欺骗了犹太人。在本剧中,奥地利地下抵抗组织是秘密状态,思想和行动处于成长初期阶段。这段剧情的铺垫,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的新层次!由普济洲引出细小无形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东西方国家在反战视角上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人拯救犹太人难民的思想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