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戴蒙饰演的宇航员,是《2001》的电脑哈尔和《异形》中生化机械人爱什的交杂。温言软语、谦和无害的外表下,有一颗比任何地外环境更为险恶叵测的人心,再度印证《2001》和《异形》的主题之一:危险永远在最防不胜防之处。就像哈尔和爱什一样,该角色用“伟大的目标”为谋杀行为开脱,但不像前两个机械生命,他毕竟是有感情的血肉之躯,喋喋不休只为让内心好受,叫人愤恨之余,也有一丝同情。
马修女儿的角色,几乎是《超时空接触》中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女科学家的翻版:童年具有科学探索精神,意志坚定,智力超群,将毕生奉献给天文事业,而两片的压轴同样是父女通过跨越时空进行“神交”,当然诺兰的处理方法要炫上百倍。有趣的是,当年《超》中马修•麦康纳演的是女科学家的情人,留在地球作后应,而本片他演了该角色的父亲,而且亲自出征,两片对比,正应了“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绝不可能是巧合,绝对是诺兰兄弟故意开涮的,太狡猾了。
《星际穿越》上映前,克里斯托弗•诺兰告诉观众两件事。第一,有五部太空电影对他的创作影响巨大,分别是《2001:太空漫游》、《异形》、《第三类接触》、《太空先锋》,以及《超时空接触》。第二,《星际穿越》是一部考验观众科学素养的电影,建议观看前,先补习相关物理知识和经典太空电影。 我原样照做了,并且在影片开始后不久,就体会到诺兰的良苦用心。这次他实实在在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从影史诸多太空经典博采众长,镶嵌进这部无与伦比的杰作中。在我印象里,很少有哪个导演能从如此多名片中摘取灵感,却仍然使作品看上去充满原创性。这位擅长高概念电影的商业片巨匠,再次以一个从未涉足的题材领域为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气候剧变,沙尘暴频繁,庄稼濒死……《星际穿越》描述的未来景观,其灵感正来自上世纪60年代经典科幻剧《迷失太空》,该剧开头也是环境恶化,人口膨胀,食物耗尽,而两部作品中都以人类在外太空寻找新家园为主线。马修•麦康纳饰演的宇航员穿越时间后,与成年女儿相会,也与90年代电影版《迷失太空》博士遭遇来自未来的儿子不无相仿。
对《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自不必说,首先《星际穿越》最大的前提:人类在一个超然神秘力量指引下发起星际远航,就与《2001》如出一辙。只不过库布里克当年逼格较高,智慧生命放置大黑板的做法晦涩难解,而本片中直接开个虫洞等人去钻的用意不言自明。诸如飞船在虫洞中的航行,飞船与空间站漫长的对接等视觉印象,都令人想起《2001》的经典画面。最妙的是《2001》主角以垂暮老人之躯在陌生房间里苏醒,也由马修在土星医院苏醒得到呼应,那医生还不忘加上一句,你已经是个124岁的老人了,哈哈,更统一也够微妙。
《星际穿越》再次展示了诺兰商业片技巧的炉火纯青。首尾浑然一体的时间循环片不少,《星际穿越》在常规的套路上增加了变体,顺带将五维空间的奇观炫耀一番,显示了不拘一格的追求;第三幕那句“准备对接”,则是最顶尖的英雄时刻,任何一部惊险片能有这样一个桥段,已经足够跃于水准之上。
《星际穿越》具有雄奇的野心,也遵循诺迷熟悉的路数,简单比较它与《黑暗骑士崛起》的情节点:韦恩重披战袍,正是麦康纳起航太空;蝙蝠侠断背,高谭陷落,差不多正是马特“谋反”,太空站行将失陷,两片都以主角都在一场肉搏中失败为拐点;黑暗骑士崛起,高谭得救,对应麦康纳勇闯黑洞,文明存续,两主角均以一个明知不可为的壮举扭转局面:蝙蝠侠洞穴跳跃,麦康纳不可能的接轨。而在形式上,诸如玉米田与太空营救、土星基地与海瑟薇的平行剪辑,包括那份水到渠成的节奏感,都可以从《黑暗骑士崛起》中找到毫发不爽的范例。所以综合来看,这是部一点也不循规蹈矩的商业科幻片,却也是一部未越雷池一步的典型诺氏电影。《星际穿越》再度证明了诺兰模式的巨大潜力,它可以被套用到任何类型,却能超脱该类型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