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顽主”开始关注他,很特别,面无表情,一本正经地说台词,这是王朔编剧,冯小刚导演的语言类喜剧造就的一种风格,即台词的信息量极大,不需要太多演技也可以让观众有审美愉悦。这也是人们对这类小品味道浓郁的冯式喜剧电影诟病所在,与其在该类型中夸张用力的表演方式反倒增加难度且易弄巧成拙,还不如用无表情的冷幽默和王朔的精彩台词和剧情来完成对人物的表达。就演员的特质来讲,他在冯式类型片的表演策略是成功的。
葛接地气,小人物的生活在他演起来如鱼得水,一股子舒舒服服的烟火气。仿佛不是在演戏而是真正的自由的生活一般。这一点还不算太难,他们这一代的演员像是倪大红、果静林大概也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但是现在的新生代的男演员在这一方面还是有难度的,需要一点时间的体悟和没有浮躁的试炼。永远是悲喜交加的生活,惹人捧腹的笑中往往有无尽的悲凉。这一点在现在的华语圈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葛大爷是个国宝,比吃竹子的大熊猫还要金贵,我们都要珍惜他。
葛优是一个外边俗,里头不俗的人。他演的那个甲方乙方,私人订制和顽主里边都是替人圆梦的角色,那些人的梦想很俗,操办的时候费心费力,却能很容易就看出来,他和那些人不是一类人。打眼一瞧,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和这伙人不一样,有内涵。从甲方乙方,顽主,大腕,天下无贼,等等一系列电影都可以瞧出来。哦对,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什么事我都知道,就不告诉你。
他的演技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在所有的影片当中我觉得他表现真的是声入人心。
连眉毛都是戏的老戏骨。给我的感觉是他演过的角色只有他能演,换哪个人演都不合适。
《让子弹飞》里的汤师爷尤为经典,若是没有葛优的穿针引线插科打诨,这部片子就阳刚太甚戾气太重,会成为另一部《鬼子来了》,最终难免曲高而和寡。从《鬼子来了》到《太阳照常升起》再到《让子弹飞》,姜文一直都是站着演戏的,私以为葛优更胜一筹——站着和跪着都能把戏演好了,这才帮着姜文的《让子弹飞》站着把钱给挣了。
葛优有一千零一张脸。一千张脸,是表现派的演法,很精准,很多样,所谓演啥像啥不重样。《围城》里的李梅亭。《霸王别姬》里的袁四爷。《上海人在东京》里那个猥琐的大反派。《秦颂》里的高渐离。《让子弹飞》里的师爷。《手机》里的严守一。演谁像谁,特别欢实。精准,热闹,表现力强。纪春生瘫倒时,师爷奸笑时,李梅亭玩手腕时,袁四爷对张国荣的程蝶衣动手动脚时,都精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