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方面的败笔小高的死——那种情况下,两个人怎么可能关在房里心平气和慢慢悠悠地拉家常?抢救婴儿的设计也相当令人无语。导演可能觉得这会使得情况显得更加危急主题更加神圣,但事实上却是拉低了不止一个档次的整体逼格。不过当年那个被发哥抱在怀里的婴儿应该和我差不多是同龄人,不知道现在在做什么? 另外,为什么本片里毛舜筠看起来那么像王珞丹? 这是一部用“燃”字最能贴切形容的片子——看的时候已经晚上12点了,本来打算看看开头就睡,然后看了半个小时,然后又想等看到1个小时再睡,然后想看到1个半小时,然后就看到结尾了。看这种片子,就图个爽,那视觉刺激是杠杠的。看完之后两大感受:1.要是我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如此酣畅淋漓地拿着机枪扫射、尽情草菅人命就好了——一直觉得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钱,要看他能否放心大胆地吸粉嗑药;
判断他是否有权,要看他能否放心大胆地杀人。这两样是我的奋斗目标,不过估计这辈子实现比较有难度。 2. 我真的很想拯救港片,真的很想写动作片的电影剧本——如果说前几天让我惊艳的《枪火》是灵动而凝聚的优雅小品,有着如中国水墨画意境的淡雅而意味深长留白;本片就是一副浓墨重彩、不留一丝余地的泼墨,看得人惊心动魄、火爆至极。相同点是它们都会让人荡气回肠——虽然在场景和动作设计方面,本片确实有些overacted。 全片战斗力最强、最屌的人物其实是mad dog。尼玛两大主角已经开挂到那种逆天的地步了,他还基本能一人吊打俩,也是太屌!而且主角们被他虐得那么惨,我居然还是不是很恨他。mad dog和tequila对决的那场戏也很经典,如同舞台剧的表现方式和光影效果,更充满了骑士或者武士道文化或者说中国古典的侠者之感。这个人忠义,不滥杀无辜,战斗力爆表,不声不响只专心做事,对要做的事情充满了偏执的狂热,真心是个比较出彩的配角,可惜最终还是死在一个不怎么出彩的大反派手里了。而且这个人物形象也与片头海叔和阿浪的对话相互呼
黄秋生在本片里不再是和伟仔并肩作战的那一个,而成了大反派。作为欧亚混血,总是在年轻的时候更偏欧而年老后更偏亚一些——虽然本片中,他的演技还很青涩,之后的那种霸气沉稳的风格还没有展示出来,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不出彩的中规中矩的反派形象。但奇怪的是,当1992年两人似乎要一起杀人放火时,似乎要比2003年要一起拯救世界时看起来更有化学反应——看到那个时候时,还有点真心希望他们俩能志同道合地干一票大的。还有阿浪说起的要住到北欧去,因为“24小时都能见光”——《无间道》里:“你们卧底都喜欢上天台啊?”
“我不像你,我见得光。”不过这个卧底故事总有被腰斩之嫌,仿佛刚刚进展到最扣人心弦的部分就戛然而止——既然都痛下杀手地杀了旧日大佬海叔来获取新大佬的赏识,明明应该再展示一下在新岗位上的所向披靡,然而比如说被mad dog捅破秘密,然后在新大佬面前寻求自保的方法,最终还是政协对决。那样才妙嘛。其实发哥的角色已经尽量被设计的鲜活、不算是人人喊打的高大全了,奈何比起既灿烂又邪魅的阿浪,还是显得古板和老套——而且,毕竟伟仔还是更鲜嫩一些。而且突然发现其实论戏路,发哥才应该被算作是狭窄的那一个,所演的电影几乎都是动作片,所演的角色几乎都是狂拽酷炫的正面英雄人物。几个月前终于看了《英雄本色》,看完之后完全不理解这种片子是怎么风靡全国、影响这么多人怎么久的,基本跟看《大话西游》是一个感觉。但后来想想,在当时那个时代,确实是称得上光辉灿烂、历久弥新——我们看的不是电影,而且情怀。
伟仔发哥的那些国际友人影迷之所以成为影迷都是因为看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港片。正因为曾经是如此的NB过,现在的落魄才更加让人心痛。一个人物、一个时代,唯有因为不可复制,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经典。 曾经对伟仔的演技很不了然,除了《无间道》里的陈永仁,
总觉得和陈道明有类似,那就是虽然投入但越来越类型化,看了本片真心被迷倒了!开场那灿烂傲娇!第一次杀人场景对感情变化的处理简直吊炸天有腔调得突破天际!当然,最佳的表演片段是必须要杀海叔时的眼神,我擦简直是又一个看着黄sir尸体的天才式表演!在光怪陆离中折着千纸鹤,好迷人!既能如此吴宇森,又能那样王家卫的人,应该只有他一个了吧!原本的片名摆明了是如日中天的发哥一人独大的戏,但愣是演出了双雄的感觉,更因为阿浪这个角色确实更容易吸引观众、发挥空间更大,而使得阿浪才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主角,片名几乎应该改成“辣手卧底”——话说突然发现伟仔好悲催啊!除了早年的戏剧,其它的角色也太多悲剧了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