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国人民最关心的事,毫无疑问是高考成绩出炉。随之而来的,是填志愿、选专业。可以想象,考生们未来几年怎么走,就看这几天了。在这关键时期,一部刚刚推出的日本电影,可谓应景——《奇迹,那天如此重要》。改编自日本音乐组合“GReeeeN”的真实经历。今年一月在日本上映,五月登陆台湾。上映时间,全都选在了当地高考前后(日本高考在每年一月中旬,台湾高考在七月)。
之所以这样,必定是因为这部电影,对广大考生、家长,有一定启示作用。在我看来,这是日本的《猜火车》。当然,它讲的不是吸毒,而是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难题——选择。故事主人公,成长在医生家庭,是两个热爱音乐的亲兄弟。哥哥Jin,性格张扬不羁,喜欢重金属摇滚。中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去追寻音乐梦想,不光组建了自己的乐队,还成了当地地下乐坛的明星。但他的音乐,却被父亲视为玩物丧志。不仅如此,父亲还经常因暴怒,对他拳打脚踢,甚至对亲生儿子,拔出了冰冷的日本刀。严厉的教育环境,催生出Jin的叛逆,影片一开始,他便在舞台上,和几名歌友大打出手。弟弟Hide的性格,与哥哥相反,他温顺谦和,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喜欢的音乐,和他一样温柔,被同龄人评价:兴趣很老成嘛!而弟弟Hide发现自己毫无学医的天赋,考取医学院落榜后,为了不让父母失望,退而求次,想考牙医。他对音乐的爱,就这样深深埋进了心里。并对外宣称,自己的理想就是当牙医。而另一边,Hide勉强考上了牙医专业,吃力地学着搞不懂的课程。可他业余时间和同学玩票写的歌,却惊艳了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天赋这东西,不服不行。
理想的破灭、处境的艰难,不禁让兄弟俩怀疑,当初是否选对了路。电影用颇具意味的镜头,呈现了他们的彷徨。校园演出中,Jin听到Hide出色的演唱,脸上只剩下落寞。放学路上,Hide停在火车将至的铁轨中央,不知是进,是退。而两列火车交汇的一刻,更将“何去何从”的疑问,推向顶点。这样的疑问,恐怕也是我国年轻人时常面临的难题。记得当年我上大学,是父亲帮我选了专业,因为据说,“子承父业”可以少走弯路。
奇迹,那天如此重要》不光是两个少年的追梦故事,更引出了一个人生难题: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路?青春的语境中,总有各式各样的鸡血,呼唤着年轻人勇敢地追梦,但本片相对而言,冷静,不鼓吹。它让你看到追求梦想的美好,也让你看到,追不到的人,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我们的世界,不乏冷静之人。在《摔跤吧!爸爸》里,父亲替女儿规划人生,虽引发关于父权的非议,但考虑到印度的现实后,很多人为它叫好。而《奇迹,那天如此重要》中,父亲让哥哥学医,又何尝没有考虑到现实?片中,为了让父亲支持弟弟,哥哥最终放弃了音乐梦想,并决定好好学医。弟弟,也扣上了牙医课本,真正做起了早该去做的音乐这种价值观的交换,让我想起《杀人回忆》中,两位警察心态的转变。
他们,一个喜欢暴力审讯,一个喜欢理性分析。可当无数嫌犯被证明无罪,他们渐渐感到破案无望时,理性的警察,居然举枪对准了嫌犯。而喜欢暴力审讯的警察,却按下了他的枪。种剧烈的观念变化,只因为,面对冰冷现实,滚烫的血也会被冷却。别误会,我不是说不需要梦想。我是想说,人生难以规划,因为现实总是在变,且不留情面,让人不禁感叹“人算不如天算”。所以,无论你选了哪条路,无论这是你的选择,还是被父母逼迫,都无法决定你的未来。
只有轨迹,没有奇迹。是的,人生是走出来的,你的终点在哪,根本无法断定。只能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路的尽头,必有答案。正如弟弟Hide写的歌词:
我们的人生中,都会有一次不知道正确的道路,人生一定会这样,只要不失去最重要的心情,(那就)走下去吧。每个人都需要在梦想与现实中挣扎,站在中间,拉着两个极端。
到底哪个重要,确实不好说,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就像电影里面,HIDE的梦想是音乐,现实是做音乐成功的太难。我们都年轻过,都冲动过,或者一开始面对梦想与现实这个两难选择的时候,会立马回答,那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