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为什么多数得不到观众认可?常常耗资巨大,明星云集,上映前想尽方法宣传,而等观众出了影院后,导演们收到的却是绵延不绝的骂声?
是导演拍的不好看?还是观众难伺候?是导演的题材不好?还是导演的电影深藏含义,观众智商低,看不懂?咱就试着想到哪儿就说到那儿,随口胡诌下啊。
内心来说,主要还是导演拍的不好看,不是观众难伺候,而是根本无法吸引到观众。总觉的一些导演绞尽脑汁拍出来的内容,都不如从历史上随意找一段故事来的让人满意。
中国的历史,随便拿出来一段,再改编一下或增补些内容,感觉就是一部历史战争大片,当然一定要拍的气势恢宏些,古战争那种残酷、壮烈的精气神,一定要拍出来才行,古代谋略要充分体现出来,画面要显得有些历史感、厚重感,电影画面鲜艳无比的话反而不觉得好。另外服装,一定要贴近真实历史,都反感弄出个怪怪的盔甲和发型那种感觉。符合上面几种要求,觉得一部历史片基本就可以了,成功不敢说,但遭到观众骂声应该会少吧?如果导演怕有些历史会影响民族矛盾,试试随意设置一个虚幻的历史时代,只要具备了精彩的谋略、大场面、动作精彩、故事吸引人应该还是可行的。
去年一部《我的战争》,拍的相信很多人都很失望,如果仔细找几个抗美援朝的真实情节改编下,也不至于那么让人失望。觉得远远不如电视剧《三八线》。三八线就是拖沓了些,场面太小。
很多影片总觉得导演希望小鲜肉、大明星、外国影星组合起来就可以吸引票房,但忽略了,现在明星太多了,不是2000年以前,那往前明星效应的确很厉害。看到那时候港台明星俊俏的脸蛋,的确光看他们一举一动就是一种满足感。现在不同了,打开电视,综艺节目里全是明星,假如有些人对鲜肉、明星感兴趣的话,相信人家早从电脑或手机里,把自己想看的早已经都看了吧?不至于为了欣赏鲜肉、明星的一颦一笑而去看电影吧?还有电影非要插得床戏,深深怀疑这能吸引几个人?网络渠道这么多,人家想看床戏,别的资源更加多吧?
一部电影投资那么多,小鲜肉拿走一部分,大巨星拿走一部分,外国巨星拿走一部分,剩下的投资该用在有个好故事了吧?这才是真的电影核心!可惜没有。一次失望,两次失望,久了,观众在内心真的会把某些著名导演除名的。也许导演们埋怨观众不懂欣赏,但是你们拍的大家都不爱看,怎么欣赏啊?《让子弹飞》够深度吧?看看网上网友们的解读多么深!这足以证明观众智商不是问题的。有说《战狼2》挟持了爱国情?火了,导演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太愿意也被你挟持这样的情感了,真的!
看看这两年大家喜爱的电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空天猎》,看看观众需要的是什么?不是观众被爱国情劫持了,恰恰劫持的不够多!《长城》、《铁道飞虎》为什么有遗憾?就是少了一种让人内心感动的情!
无论导演觉得自己多么委屈,都不能怪观众。这个可以比喻为,导演是卖食物的,观众是买东西吃的,导演不能说自己的“松花蛋”特有品味、好吃、有回味!而观众偏偏不吃“松花蛋”是错吗?
因为水平有限,拍不出好片子来
观众惯的,市场需要。
国产电影现在发展的趋势就是真正好电影得不到宣传,而烂片却屡屡登上票房巅峰。其实当下大家对于烂片的吐槽是毫不留情面的但是这也阻止不了烂片的壮大。因为这个市场的需求就摆在这里。
我觉得烂片形成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一方面是剧本的问题,一些剧本完全没有文学性也没有符合大众的审美。这些剧本往往聚焦在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上无非就是为了炒话题,当下一众的流量明星非常的火,电影为了有好的票房通常会请这些流量明星来担任主演,这样这部电影的票房就有保障了。
况且这些流量明星普遍拥有着大量的粉丝来支持他,即便普通观众给予不认可但是粉丝可以买账。这就是烂片为何这么多的原因。现在很多的导演往往贪图电影带来的利益,哪怕吐槽很多他们也不以为然,他们不具备责任感,不懂得电影能够正确影响大众价值观的问题。
中国电影市场的大环境不好,什么样的片都能上映,没有一点门槛。对于剧情、演技一点都不讲究,他们看重的是流量。现在是流量当道的年代,随便编个剧本,找几个流量明星,随便拍拍就好了。或者挑个流量小说,改编一下,也能吸引很多小说迷来看。
之前看到杨幂的一个报道,杨幂说现在拍戏很多时候都是一条就过,刚开拍,情绪还没到,人还没进入剧情,然后导演就说,非常好这条过。杨幂心里想的是,好什么呀,我根本没拍好,我自己都看不过就,这就过了。这就是现在的导演,为了赶进度,完全没有在意戏的质量,根本不存在磨演技这么一说。
还有,烂片很多越吐槽越火,讨论度增高,这对于出品方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娱乐圈里面如果还有人骂是一件好事,什么讨论都没有才可怕。